第一百五十六章 愿立军令状(2 / 2)
刘邦眸中一暗:“那还如何?难不成要寡人三跪九叩的求他做?”
萧何了解刘邦的性格,他虽“仁义之名”远播在外,但对内、对属下,他向来轻慢,更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随意。
“大王既已决心要任命韩信为帅,便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广场,正式册封。”见刘邦不耐烦的侧目,萧何上前一步,温然劝道:“拜将乃国之大事,礼仪要完备才好呀。”
“你们这些文人啊,就是啰嗦!”刘邦指着他,叹道:“唉,该如何向卢绾,樊哙和周勃他们交待?他们可都是追随寡人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大局为重,几位将军会理解大王的。”萧何道。
大王要立“大将军”的消息传出,汉营中各位将军都开始努力操练自己的部卒。众人纷纷揣测,这最有资格担任‘大将军’之职位的,会是谁?若论机会,樊哙、卢绾、周勃、曹参四将皆有机会;但若论与大王的关系,必定是樊哙或卢绾二将的一个。
汉军四大将,这段时间一直在私下暗暗地较劲。
七月,蜀中的天气热得让人心慌。
高坛之上,汉旗高挂。锣鼓声中,一身灰色麻衣的丞相萧何,站上高台。
望着台下的士气高昂,萧何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自抗秦以来,我汉军中还未有过‘大将军’之职,今日,乃是我大汉国最重要的日子,汉王将为大汉国册封首位‘大将军’。”
一身红装的刘邦上台,侍者双手奉上“大将军”的帅印。
锣鼓声再起,台下众人纷纷相觑,各自揣测着汉王这手中的“帅印”,到底是交给卢绾将军,还是樊哙将军?两方的阵势,陡然间变得肃静凝重。
一身墨蓝色玄甲,银冠束髻,腰佩宝剑的男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了高台之上。
待他屈膝跪地后,刘邦将“大将军”的帅印亲手交到了他手上。
“韩信谢大王!”他双手接过帅印,册封礼成。
众人愕然。
刘邦并未发话,径直走下了高台。
见汉王离去,台下陡然响起一片沸腾的抗议之声,口诛激昂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大喊着让台上那人放下“帅印”滚下台。
原本各怀心思的四将阵营下的士兵,此时却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你有何能耐,能比得过樊、卢、周、曹四位将军?滚下去!”
“几位将军追随大王多年,都未封帅,你凭什么?!滚下去!”
“对,滚下去!滚下去!”
于暗处观看的萧何见场面压不住,低声请求同在一旁的刘邦上台撑场子。
“他不是自言能统百万之师吗?这个场面镇不住,又如何统帅我大汉的三军?”刘邦探着外面的局面,冷声道。
萧何一声叹息,为台上那人捏了把汗。
刘邦低声道:“寡人倒要看看,你个狂妄小儿,如何‘多多益善’?!
面对台下十多万人炸了锅的声讨。
韩信开口道:“韩信与诸位将军相比,的确是晚辈,既无军功,亦无战绩!但韩信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从今日起,韩信从大王手中接下这‘大将军’的帅印,便能保证——汉军从此绝不打一场败仗!”
“不打一场败仗?谁信?”
“口出狂言!”
“痴人说梦!”
台下一片哗然……
韩信并未解释,他将帅印高举,一字一顿高声道:“韩信已立下‘军令状’,战必胜,攻必取!若做不到,败一仗,台下诸位皆可取我项上人头!”
此言一出,台下十数万人,鸦雀无声。
这样的军令状,谁敢立?
这样的豪情壮言,谁敢发?
汉军之中,绝找不出第二人!
在暗处窥视的刘邦和萧何,相视抿唇一笑,彼此心中皆道:好小子,果然有胆魄!
当日刘邦亲口应允了韩信的“大将军”之职,看似是当下的决定,然则却是他多日思忖之后的结果。无论是暗中对韩信的监察,还是从夏侯婴和萧何口中所掌握的消息,刘邦心中都早已有了盘算,只不过见到韩信本人,才让他打定了主意。
即便对于最效忠自己的人,甚至亲如生死兄弟,近如枕边红颜,他刘邦都绝不会将“心思”完全的交托。所以,当日在萧何和韩信面前,他为自己演了出好戏。
一来,韩信的“大将军”乃是丞相举荐,对于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刘邦就有了交代;
二来,倘若将来出了大事,萧何就必定要为他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代价”。
而这代价,就是成为韩信的垫背人。必要时,一箭双雕,对刘邦来说也未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