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72章 执行口令!(求月(2 / 2)
似乎是觉察到自己的失态,刘临川平缓一下有些浮燥的心情轻声说道,看着车外灯红酒绿的上海,刘临川很难想象这就是所谓的都市,难道人们连最基本的羞耻之心都忘却了吗?
显然来自于西南的刘临川并未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变化,或许一些事物的变化并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他和很多人一样只不过尚不能适应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十年中所发生的剧变,对这种剧变感觉到有些焦燥不安。
焦燥不安?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国人则沉浸于一种富足生活带来的感官享受之中,在所人看来,眼前的这一切剧变不过是好日子到来的变化,像盛唐时期可不就是如此吗?即然好日子已经到来,那为什么不去享受呢?
西北市38街区86号的深蓝大厦是一座带有欧式风格的高为16层的高层建筑,在普通市民的眼里,这座并不算高的大厦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门前那座充满后现代风格玻璃广场到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去处,毕竟那种另类的用不锈钢和平板玻璃制成“未来雕塑”总会引起他人的好奇感,因此到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去处。
偶尔在广场玻璃雕塑和喷泉附近上看书、聊天的人会把目光投向深蓝大厦的一楼大厅,可以看到正对玻璃门的身着白衫衬的警卫,他们的腰间似乎武器,而且那扇玻璃门似乎永远也不会打开一般。
“小王,0139。”
站在半圆型玻璃门内,提着公文包的朱其煌冲着麦克风说了一句,同时对里面的警卫打了个招呼,半圆型的玻璃门随之打开。
“朱博士,今天您来的可比平时晚啊!”
警卫冲着进来的朱基煌打着招呼,同时按下关闭的按纽,表面上那只是一扇玻璃门,实际上却是5公厘厚的防弹玻璃,即便是用步枪也无法打破。
“今天被一些事情耽搁了!”
朱其煌面带微笑的回了一句,然后就朝电梯走去。
作为西北大学商务学院的教授,在深蓝公司只是兼职而已,不过因为这里的研究课题同自己在学院从事的课题相同,到也省下了不少精力,对于这家深蓝公司背景朱其煌多少了解一些,公司的资金来源一是先生设立的深蓝基金会,二是政府咨询研究业务,第三则是国内各财团的咨询业务。
深蓝公司与中国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农商部登记的公司类型是“非赢利机构”,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则是研究与发展同,这亦是在这间大厦中工作的900余名华欧裔研究人员工作。
公司内的长处是进行战略研究,每年有700~800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开展过不少预测性、长远性研究,提出的不少想法和预测是提交报告的研究中也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尔后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被证实,但是政府和大财团却不介意签定巨额业务合同。
过去的十年间,深蓝公司正是通过这些准确的预测,在国内咨询业中建立了自己的信誉,真正令深蓝公司声名鹊起的是,在对日战争结束前夕,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日本进行评估,并对“日本未来状况”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日本将会签定条约,和约及国内问题将导致革命爆发”。
当时,深蓝公司欲以100万元将研究报告转让给国防部或外交部。但国防军高层对深蓝的报告并不感兴趣,最后被外交部以80万元买下。然而,战争的发展和日本的结局却被深蓝准确言中。这一事件让国内政界、军界都对深蓝公司刮目相看。
其后的限制海军军备的研究报告,更是让军界认清了深蓝公司的价值,尽管数年前提交的中美未来关系走向研究报告,至今仍未得到证实,但在很多次要问题上却一直被现实所证实,最近三年越发激烈的中美贸易争端总是不断的上演着,互相提高关税,拒绝废除排华法案等等。
在为政府及军队提供决策服务的同时,深蓝公司利用它旗下大批权威的智囊人物,为商业企业界提供广泛的决策咨询服务,并以“企业诊断”的准确性、权威性而享誉国内商界。
根据深蓝的分析家认为,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随着全球商业化竞争的加剧,一个企业管理者决策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市场早已经接受了深蓝。
“哒!”
电梯在三楼打开后,朱其煌看了一眼走廊玻璃墙上的那面铜牌“美国与美洲研究中心”。
“哒、哒、”
清脆的高跟鞋声在走道内回响着,身着套装的秘书跟在朱其煌的身后不断向他报告着今天的事物。
“老板,今天上午刘主任又打来两次电话,询问第三十一期研究报告是否已经作出,还有……”
“嗯……我知道了,宋小姐,如果刘主任再打电话,就告诉他初步报告已经做出了,今天下午就会递交给中心审核。”
在进办公室前,朱其煌对自己秘书说了一句。
从事经济研究的朱其煌在过去的几年中所从事的研究是“美国经济问题研究”,整个小组每三个月递交一份报告,而现在公司却要求每月递交一份子报告,三个月递交一次季度总结报告,据说这是因为公司和他人签定了一份合同,合同要求提供的细节报告是以每日作为结论。
“……在这场向永久性繁荣高地攀登的比赛中,要想跟上趟,股票市场是显而易见的交通工具。1921年,美国有29609个股票经纪人,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跃升到了70950人。根据调查局第十二处的报告,大多数美国人不再阅读报纸的头版,而是手忙脚乱地翻到金融专栏。小报和内情通报向缺乏经验的外行们提供建议,现在整个美国陷入一种股市狂热之中。
关于商业周期的神话,公众的兴趣不断增长。左右商业周期的,究竟是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是银行的运作、方法的创新,还是希望或恐慌的歇斯底里,抑或是太阳黑子,这些并不清楚。猜测披上了预言的外衣,希望抢先于计划。
……雇员被鼓励投资于老板的股票和债券。这一制度被有点含糊地视为美国的职工分红、甚或是社会保障的等价物。
很多这样的股票都是以保证金买来的,这意味着,投资者只需拿出约为价格四分之一的现金。经纪人通过向银行借钱来预付剩下的部分。
但是这种经纪人借款这种不稳定的信用结构,在今年2月摇晃了起来,美联储下令其成员银行,不得为此类投机目的而贷款。但很多私人银行家却为投机而打开了他们的保险柜,释放出了数千万美元,给过热的美国股市以及它赖以构建的信心时代以进一步的刺激。
这导致了另一次活动的痉挛,没有任何诸如消费需求之类的切实保证,生产效率的增长或股票的真实收入都是有问题的。当富人越来越富的时候,千百万收入微薄的贫民正掏空他们的储蓄,降低他们的购买力,为了投机而抵押他们的未来。这些市场交易,其中百分之九十与其说是长期投资,还不如说是赌博冒险。
几乎是不知不觉之间,经济控制中已经发生了大逆转,美国从产业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会计账目中的频繁欺诈,都属于新秩序中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特征。……美国人的购买力就已经显示出了严重的失衡。1925~1930年间,投机收益从100增长到了410,工资指数仅仅从100增长到了112。……就是在这一年,庞大工业文明的基本平衡正在失衡:工资与价格、生产与消费、机器和人力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嗯哼!那么结论呢?”
刘悠然轻轻的合上手中的这份报告,然后抬头看着朱春煌。
“结论非常明显,空前繁荣的美国经济已经为自己挖好了……墓穴!”
看完报告后,面色发白的司马整整四五分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哒……滋……滋……”
有些颤抖的手几次都无法将火机打着,司马有些焦躁的打了十数次后,才算点着香烟,烟雾从嘴中吸进肺部再次吐出,灰白色的烟雾在书房内弥漫着。
从三年前,自己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等了这么长时间,该来的终于要来了,明明自己一直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但为什么自己会这么不安?
鞋踩在软木地板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神情凝重的司马抱着双臂静静的走着,右手指尖的烟灰不时抖落在的衣服上。
“哎呀!”
指间的灼痛让司马叫了一声,看着被烟头灼伤的手指。
“还好,还能来得急!”
灼痛感让司马神智一清,猛的想起的一件事来,立即是冲动书桌边拿起了其中一部电话,电话另一头传来的盲音,让司马心头有些焦燥,但愿还来得急,千万不能……
“喂!”
“四石,我是司马,29计划执行口令:现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