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杨秀清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了(2 / 2)
见杨秀清不吭声,洪秀全知道,自己的话是击中了杨秀清的要害。嘿嘿,你以为你可以能依靠这个手段就可以拉拢住林海丰吗?林海丰不是郑南。他内心得意,表面上还是很正经,“依朕,解决国库不足的问题,关键不是搞掉几个闲散的官员,还是应当从各地的税赋上多打些主意的好。还有啊,一下子铺天盖地的搞起那么多的学堂,吃喝拉撒睡还一俱要管。朕听前些时候来的那个布尔布隆讲,他们的洋布很便宜,我们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筹建洋布厂,何如直接就与他们进行洋布贸易呢?尤其是正在开始建设的铁路,那一时之间又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急着搞它做什么。钱是要花在点子上的。”
杨秀清盯着这个口口声声要天下大同,爱惜百姓的天王。
嘿嘿,你也抱怨起学堂了?要知道,当初没有家族人的周济,你洪秀全能读的了这点子书?至于洋布和建自己的工厂到底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抵触,他还暂时不能完全明白,铁路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那也需要往后。不过,他切实明白的却是现在的天朝政府早已废除了以往长期沿用的田赋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农耕、合理负担的公粮制度。一是实行免征点,规定了人均粮食不满一百五十斤的农户免交公粮;二是对人均粮食在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农户,实行全额累进征缴率制征收公粮,具体的征缴率,还要按农户的贫富程度来确定。一般农户上缴公粮的比例仅在百分之五到八,而那些各地尚还能一时存在的大小地主们,却要拿出十之二三甚至是四到五来完成天朝政府的公粮征缴。三是对某些地区的租佃田地采取的是“加二减二”的办法计算粮食的收入,即出租者收入一百斤,要计算为一百二十斤,而佃耕者每收入一百斤,则计算为八十斤。这种公粮制度大面积的实行,对于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发动各地群众、巩固天朝的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了某些人的利益,声称不能出尔反尔的天王,竟然可以想到在百姓的身上打主意,用改变国制来维护少数人的荣华。当然,他现在所想到的那些少数人里,也许还并不包括他自己。
“如果这么去改,那才是真正动了天朝的根本。”杨秀清这一瞬间拿定了自己的主意,改,不仅要改,我杨秀清还要给你改出个真样来。你洪秀全打我的脸啊,呵呵,那咱们就谁也别好受了。“林海丰是什么样子我不管,我已经按照他的请求,把他的东征军队全部划归了达开指挥。如果他有贰心,他会这么干吗?现在,天朝面对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清妖了,俄国人,英国人,也许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洋人为了他们的利益而甘愿与我们为敌。我们必须,也只有依靠海丰、郑南两兄弟,才能实实在在地使天朝壮大起来。任何一个人在天朝的利益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天朝一旦倒了,天王和秀清也就都失去了一切。如果命都没了,什么东西都是再好也就成了不好了。所以,秀清以为,新官员的体制、安排必须屈从于天朝的利益。当然,一定会有人不满,不满就找我好了,不伸手干活儿的,以后就是什么都没有,想养大爷自己找地方去。谁敢闹事,我先取了他头上吃饭的家伙,叫他到底是哪头更舒服。”
洪秀全叹了口气,“既然清袍决定了的事情,那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管怎么样,朕还是总要支持你的。”他其实自己都知道,这话说和没说一个样子。杨秀清今天来找他,不过就是通报他一下而已,办和不办,决定权根本也不在自己的手里。前面那一大番话,他只是在给自己留下个日后的伏笔。从他的心里来讲,你杨秀清越是这么的蹦达,他才高兴呢。越闹下去,心怀不满的人就越多,当这些人积累成一定的暗中势力的时候,他只要振臂一呼,这些失去了以往荣耀的家伙们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信徒。
“多谢天王对秀清的信任和支持。”杨秀清说着,起身施礼告辞,临转身的时候,他笑着丢下了一句话,“天王,秀清可是一直在拿善祥当女儿待啊!而且,不久就要考虑,是不是可以派她去法兰西做天朝委派的首任公使了。”
“是吗?那好,那好啊。”洪秀全手捻胡须,呵呵地笑了。望着杨秀清的背影儿,他奇怪地皱了皱眉头,怎么好象这个家伙变的越来越斯文了啊!唉,这个世界,怎么变的越来越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