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节 大战前夕之苟小花 朴海昌(1 / 2)
最快更新万历风云录最新章节!
正当老戳畅想过去光荣历史的时候,感觉到边上有人轻轻的顶了顶他,回头看了看,原来是边上才十六岁,面上稚气未脱的宣传干事苟小花。这个苟小花,没有什么悲惨到痛哭流涕的身世,之所以被叫成苟小花,是因为他姓苟,叫个女人的名字,按照他爹娘老家的风俗好养活。说起苟小花的父母来,二人都是大明大户人家签了死约的奴仆,两人是家生子儿,自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来二去就有了私情。苟小花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之后,为了避免被主人浸猪笼的命运,于是和苟小花的父亲私奔到了关外。这对鸳鸯也算是命好,刚到辽东,正好遇上当年龙夫人不定期的收录一些辽东的流民,到关外开发木鲁罕,就这么样,稀里糊涂之中,苟小花的父母来木鲁罕落了户,由于时间早,也算是木鲁罕的元老之一。他们夫妻两个都是灵活之人,思前想后,开了一个山货加工坊,依靠着承接昌盛号下发的订单,进行深加工度日,日子倒也过得轻松惬意,富裕宽松,反正统购统销么,只要你加工的产品能够符合昌盛号的标准,检验合格达到品质标准,由昌盛号统一收购向外销售,垄断销售么,自然销路问题不大。原本老苟夫妻二人是盼着儿子能够子承父业,将商号发扬光大的,但是这小子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天天盼着能当上青年军的正选武士,根本没有心思经营商铺,两公婆有两个儿子,苟小花是老大,老大不愿意他们也不勉强,反正还有老二不是?可却没成想,苟小花最后因为没有通过青年军的预备考核试,在三个月军训考核之后,被刷了下来。苟家夫妇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摸样,心里面也是着急,但他们知道军事考试,可是没有什么人情可讲,你有本事就考上自然就能进青年军里面去,没本事自然就是没本事,硬打硬的是公平、公正。这青年军同大明内地的哪些肮脏官员可是不一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有那种肮脏事,一经检举,可是五十两银子就要杀头,因此苟小花的父母做的也就是只能安慰儿子,但是其实他们心里面是偷偷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龙夫人一手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了,要知道木鲁罕地区的适龄青少年是不存在失业一说的。在这里,一般来说青年分为两类人,第一类是龙家收养的孤儿,这些人从小吃穿用,都是龙家一手包办,读书也是专业培训培养,所以他们的出路,都是根据组织的意愿进行安排,一切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当然自己的兴趣意愿也会得到尊重,但最多只能微调罢了,这些人人数不算太多,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多是青年军、木鲁罕地区、昌盛号之中管理架构的骨干成员;第二类人就是父母健在的新旧移民和木鲁罕地区原住民的孩子们,这类孩子六岁上学,小学五年,中学三年,到了十四岁进行专业技能特长的培训,开始了边学习,边工作的经历。当然这些十四岁孩子的工作,并不是说什么父承子业在自家店铺里面打工,而是由政府统一组织进青年团,根据这些青年的志向进行分配,参与到木鲁罕各种事务的管理之中去,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等他们到了十六岁的年纪,结束实习期,按照个人意愿申报志愿,是要继续为政府服务,或是从军,或是回到家中务农、经商,如果你选择回到家中工作,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你必须每个季度抽出一定的时间比例依然参加到公共事务之中来,比如说交通协管、商贸买卖、政府部门的收税、治安巡查之类的事情,政府、军队的优惠免税、财政支持政策你是无法享受的;如果你选择继续为政府管理组织服务,或是进入青年军之中,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考试合格之后,你自自然然的就能够成为公家的一份子,当然你要是考试不合格,会有另外一种方式满足你的自愿,就是听候政府部门对你进行调配安排,这是必须听从的选择,因为你到了十六岁的时候签的契约是用你个人的身份和年华换回了自家的商号、农田的利益,如果你不听从安排的话,你就要接受一年到两年的苦役,来弥补违反契约精神所造成的诚信损失和经济损失,这种苦役大多数是挖矿,绘制地图等高危工作,不但危险,而一旦你被罚做苦役,在木鲁罕这种诚信为本的地区之中,是没有脸面在立足下去的,不但你没有脸面,家里人也没有脸面呆下去。各位看官,这可不是什么利用童工,说真的古代由于人的寿命普遍比较低,所以说是二十岁成年,但哪是士人的标准,是读书人精英的杠杠,大多数穷人的孩子早在十二到十四岁养家糊口的比比皆是。
木鲁罕的工作在这些青年人的眼里面也同样是分为了三六九等的。第一等是能够参加青年军,成为史诗般的英雄传说,第二等是去昌盛号工作,走遍大明的山山水水,第三等则是给政府工作,一般来说这方面的工作是青年人最不愿意选择的对象,因为在这里面只有沉闷、缺少了激情燃烧的动力,哪里像从军、走商那么富有传奇冒险色彩的经历吸引青年人的心呢?所以苟小花落选之后很是垂头丧气了一番,但你就算是再郁闷,再无助,再怨气,也没有办法的,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接下来的他只能接受政府的工作甄选,听从集体的统一安排一条出路。随着山东新移民的涌入,他们这一批十六岁的孩子们,被政府组织起来,大多数充斥到了移民村里面,以青年团的身份成为督导宣传干事,宣传木鲁罕地区的政策,解读一些措施的意义,并为新移民提供一个反应意见和思想的渠道,这种事情对于现代十六岁的孩子们来说也许是难题,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对于早就已经半工半读,参与了两年政府事务工作的十六岁的少年们来说,算不得什么,是手拿把攥的轻松事。
开始的时候苟小花来的时候很有些不情愿,只是不情愿归不情愿,长久培训出来的服从性、纪律性、责任心,迫使他最后还是积极的参与了进去,给村民们讲课宣讲木鲁罕的移民政策、日常民众的生活、税收、法律、风俗、传统,并为村民排忧解难,将农村工作中收集到的一些细节和问题用工作日志的方式反映到上面去。当然前面说起来苟小花是多年上学培养出来的本能在作祟,支持他尽心尽责的工作,但随着老戳的出现,本能变成了原动力,苟小花莫名的就是想要在这位闻名青年军之中的战斗英雄面前好好工作,得到他的赏识,毕竟心里面对于军人英雄情结并没有消散么。于是在燃烧起来的热情驱动下,不得不承认,也许苟小花也许并不是一名合格的青年军武士,但他绝对是一名合格的青年干事,短短的十多天之内,沉下心来的他很快就将第九村的情况摸熟摸透,每家每户的情况在他的心里面都有一本帐,哪家里多少老人、多少孩子,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近百户人家的一举一动被他摸的透透的,掌握的仔仔细细。很明显这次支前活动,就充分展示了苟小花的工作能力,鼓动起了一批自愿者的参与,自愿参与者的名额在所有的新移民村之中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