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火星行动-上(2 / 2)
德国人准备好后不久,地平线远处就出现了苏联人的攻击部队,没有远程炮击的覆盖,也没有空袭,最多只有少数冒险起飞侦察敌情的老式苏军侦察机为苏联人掌握德国人的动向做出一些贡献。
在恶劣天候下,苏军老式的双翼侦察机因为起降稳定灵活,反而比德国人的飞机获取了更多的出勤机会,虽然在暴风雪猛烈的时候这种侦察飞行往往是有去无回,最终不是跳伞就是坠毁,不过既然是少量使用帮助大军掌握敌情的,不在乎人命的苏联人也就不介意用一用了。
成群的苏军步兵和雪橇出现在雪原中,蹒跚着向前冲锋,更有一群群原始的骑兵部队左右逡巡作出择地冲锋的姿态,实则除了吸引德军的注意力和炮兵火力外,这种姿态毫无价值。
德国人的重炮率先发出了怒吼,150mm和105mm的炮弹一排排的落入苏军的松散阵线中,激起一股股夹杂着焦黑色泽的雪浪,穿着白色冬季涂装的苏军战士一声不吭地倒下,有些陷入永久的长眠,有些昏沉半晌后重新爬起来,掸掉泥土和积雪重新加入冲锋的行列。
短短二十分钟内,大约15~20公里宽度的第12军的阵地前沿起码躺下了五六千苏军士兵的尸首,可是苏联人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察觉到一样,除了偶尔发出几阵反击炮火反制德军的榴弹炮阵地外,也没有派出什么大杀器出击,仍然是以师为单位轮番组织冲刺、消耗。
对于苏军的反制炮火,德国人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组织己方的炮兵进行反压制覆盖,可惜效果上来看似乎没有苏联人的反制那么好——每一次苏联人似乎都会短距离变更炮击阵地,让自己的发射阵地难以捉摸,而且德军的数次反压制似乎丝毫没有减弱苏军炮兵下一次发射时的火力密度。
德国人自己就是玩自走炮的行家,虽然因为空军比较娇气没法执行侦察,但是炮兵军官们自己凭经验想一想也知道肯定是遇到了苏联人使用了有一定装甲强度的新炸b了。事实上他们也猜的一点都没错,这种被苏联人大规模动用的炸b就是su-122自行火炮。这种武器的射程自然比不上同类口径的牵引式榴弹炮,但是发动一下视距外间接炮击还是可以的,尤其在瓦尔代丘陵这种地形波状起伏的地势,要想隐蔽炮击还是有可能的,德军的105mm牵引式榴弹炮虽然可以通过弹道测算逆推苏军炸b的坐标,可惜su-122的硬度不是直接命中的话,很难被弹片摧毁。
血战持续着,随着悍不畏死的苏联人越冲越近,炮兵火力也丝毫没有减弱,德军不得不把牵引式炮兵的部署位置后移以在对轰中损失过多——德国人因为己方是打防御战没有配属足够多的自行火炮,用无装甲的牵引火炮和带装甲的炸b对轰总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让隐蔽的坦克歼击车部队和反坦克炮部队做好开火准备,加入到截击苏军冲锋的火力中去,填补榴弹炮部队重新部署的时间空档。”在杀死了2万多苏军战士后,第12军军长做出了一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决定,苏联人打了这么久都没有派出明显的装甲集群作战,看来这里的装甲部队实力一定也不怎么样。
负责进攻的苏军第28集团军司令瓦图京等的就是这一刻。随着远程炮火的减弱,苏联人再次发力,数以万计的士兵潮水一样发动了总攻,在步兵部队身后几公里,成群的驱逐战车和突击炮也投入到了总攻的行列中来。
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隐蔽的机枪火力点中亚麻布撕裂的声音开始频繁交织,成片成片扫死苏联士兵,pak4075mm反坦克炮群也临时改装高爆弹客串起杀伤步兵的任务,本来就有间接炮击功能的“追猎者”们就更不必说了。
苏联人的伤亡增加速度陡然暴涨了五六倍,可是冲锋的效果也明显起来。
“轰!轰轰!”su-85m和su-122、su-76张牙舞爪地一线平推猛冲过来,对着德国人暴露出来的反坦克火力点和机枪暗堡进行抵近直轰,一个又一个在阻击苏军步兵潮水的过程中不得不暴露的火力点被苏军带走,德国人的伤亡速度和工事火力点损失速度也明显倍增起来。
如果没有维勒安的出现,这一招在半年后的库尔斯克会有机会被莫德尔元帅用出来——也就是说用机器排雷车和侦查工兵为灵活性不足的td部队主动突击提供耳目、阻挡敌军步兵外加排除危险趟地雷,这种战术的优势是可以用原本灵活不够很容易被接近后低成本摧毁的重甲利炮歼击车提供更好地突击效果,缺点么,自然就是需要大量的步兵用人命去填塞进攻的道路。
“第6坦克歼击连已经损失7辆‘追猎者’,但我方在反复的火力阻击中杀敌1500人以上。请求炮火支援。”
“师属反坦克炮营人员损失超过30%,请求战术撤退。”
一封封德军基层战斗单位损失严重的信息被呈报了上来,虽然每一张薄薄的纸张背后,都是苏联人至少五六倍的人员死伤。
2月7日,苏军突破瑟乔夫卡外围阵地,进入城镇与德军展开了残酷而激烈的巷战,维亚济马-勒热夫铁路被切断。实现这个目标的代价,则是瓦图京的苏军第28集团军在德国人的阻击中被彻底打残。
虽然在瑟乔夫卡以西,德军还有很多占领区可以把勒热夫和维亚济马连成一线,可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那些没有铁路、没有公路的占领区能够对维系战线有多大帮助,就很难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