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剑拔弩张(2 / 2)
首先,我们的江南三道防线乍浦线、吴福线、锡澄线,以及最后的核心江阴要塞。乍浦线于日军登陆松江嘉定、沦陷昆山之后已经告破,目前从苏州吴江至常熟福山的吴福线已经是与日军拉锯的最前线,如果舰队交替的河道从那里走的话,一旦前沿告破,两支分舰队就无法互相支援机动,被截为两段。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条河道的北段改道至张家港境内,靠近最后一道江南防线锡澄线,此其一也。
其次,太湖之地烟波浩渺,覆盖不知几千平方公里,要疏浚太湖使之可以同行米国人的驱逐舰,简直难如登天,可是将连接太湖、长江的河道接口往北移动数十里地,则江水水位可以抬高2~米左右,配合水闸限流的话,太湖水位也将因为倒灌上升将近~2米,如此一来,湖边吃水足够米国驱逐舰行驶无忧,且4到6米的水位,即使驱逐舰在湖内被日机轰炸击沉,也可坐沉湖底,上层炮塔仍然可以露在水面上继续还击日寇,使日寇难以从太湖沿岸突进。”
主张改道灌湖的薛岳将军在作战会议上侃侃而谈,向蒋校长力陈河道改道、引长江倒灌太湖的好处。
“校长不可啊,战事尚未危及至此,不可轻下决心啊。一旦掘开张家港处的江口,太湖水位上涨2米,只怕嘉湖苏锡四市皆受其害啊。到时江南膏腴之地只怕多为鱼鳖矣。”张镜江经营浙北多年,醉心实业,自然不如那些将军一样冷血果断,闻言不由大急,“不如等前线战况进展在做打算,难保迟则有变啊。”
“尽为鱼鳖有些危险耸听了,江水水面上涨三米,但河道浅窄,流量不足,配合水闸的话,数月之间,太湖水面能上涨一两米也就差不多了,最多覆盖湖州南浔、无锡市区南部、苏州吴中沿湖等地。湖南侧嘉兴全部、湖州大部地区沿湖地势起伏,一两米的水位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碍。湖北面的话,最多也就是淹没一些桑林堉田罢了,最多撤离几十个村镇的百姓就可保无虞。这些都是莫比亚斯集团的德国水利专家反复勘测考证过的,不会有错。”薛岳立刻引证据典,拿出莫比亚斯集团的德国水利专家的考察报告反唇驳斥。
“可是无锡乃是江南重镇,膏腴之地,就算其他地方被淹没的都是桑林田地,可是无锡如果半城进水,只怕损失巨万啊。”张镜江心有不甘,无锡市区地势低洼,且是太湖周边四市中市区距离太湖最近的,因用水方便,早年见实业建设便颇有成就,工厂林立仅此上海。
“国家危亡之时,如何顾惜些许钱财机器,唯有近日尽快将无锡南城财物、机器、人畜尽数撤出,就算水位上涨两米,按照德国专家的估计也不会没过京沪铁路的,到时候反而有利于我军防守——京沪铁路从无锡城中穿城而过,北部半城靠近江阴要塞,之前要塞重炮即可以覆盖城北和铁路,唯有南部半城地势平缓无险可守,如果被日军以此突破反成大祸。
如今将南城二十里尽数淹没,一两米的深度浅不过车马,深不通舟楫。正好使日军无法由此进攻,而我军轻型浅水炮艇又可埋伏于无锡街巷之内,伺机出击夹击日陆军。
如此一来,敌船坚炮利之势顿时逆转,敌军如果仍然想要沿长江及京沪铁路进击,则不得不以陆军一军强攻江阴要塞,而陷入我水路三线夹击。”
“伯陵此言,深得我心!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吾意决矣!”蒋校长拍案而起,戢指下令,“传令第五军进入无锡北城,协助撤出无锡全城百姓及剩余财物、工厂机器。即日起加固城北民房,准备巷战死守。
工兵部队加快邗沟故道疏浚,0日之内,务必使太湖水位上涨至预定目标。
第6师、教导总队接替之前战没的7、师防区,进入江阴要塞固守,分别控制长江江面及京沪铁路。
海军部长陈绍宽,责令0日之内完成两支分舰队的部署,并继续加固、加高原湖州境内的太湖沿岸诸处大型码头,供海军舰队使用。”
有蒋校长一锤定音,自然不敢再有人异议,众人立刻领命而去。
2月日,但见无锡城中二十余万人口扶老携幼弃家远走,顶着日军偶尔的轰炸骚扰逶迤而去。第五军及工兵部队受命紧急加固无锡北城民房工事。
4日,激战逾月的第二道江南防线吴福线告破,远东军吴福线守军残部大部逐次后退至最终的锡澄线、背靠江阴要塞准备最后决战。北部福山一带的守军趁夜在海军驳船接应下退往江北,南部守军退守太湖沿岸继续抵抗。
日军主将山下奉文似乎已经到了江阴要塞那高耸的山势,他知道,如果突破了这里,那么远东国都指日可破。
(备注:远东国时期的京沪铁路是南京到上海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