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灭清之战(3)(1 / 2)
最快更新明郑之我是郑克臧最新章节!
由于清军东昌大营中六万蒙古骑兵的存在,所以东路夏军无法放心大胆的围攻泉城济南,不得已,总掌东路作战的枢密院副使杨伯康只能根据郑克臧的旨意在济南东南两面屯下大营,以监视济南城内的绿营动向,防止清军离城逃跑。
其中城西南天马寨大营进驻有广威军第四师、枢密院直属攻城炮团、安南军四个团、朝鲜军一个营在内的一万九千余人马;城东北郭店大营兵马则包括神策军十四个团、枢密院直属重炮团及越南军四个团、朝鲜军一个营,总兵力同样为一万九千人杨伯康之所以如此布置是因为仆从军的加入虽然能壮大夏军声势,但若是让其等真正参与战事的话,日后未免会有人攻击他用异族屠杀本国百姓,到时候腐儒众口铄金,杨伯康可就百口莫辩了。
扣除两个大营的留守兵马,东路夏军还剩四个师可以机动,不过内中有一个师需要沿大运河西线布置以维护东路军自身粮道,因此杨伯康只能用剩下的三个师向东攻取青州等府。只是杨伯康也是有想法要博取郑克臧许下的王公爵赏,因此他考虑到青州等地曾受到夏军攻击,所属州府县城当如惊弓之鸟,因此大胆的只用两个师东进,其余部队则北上攻取武定、阳信等地,威胁沧州、德州、天津一线。
杨伯康似乎搏对了,清廷在鲁东北的守备力量极其薄弱,夏军一到,各地便纷纷献城,夏军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夺取了整个武定府。
不过相对而言,东路攻取青州等地的夏军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这倒不是清军在青莱登胶等地的抵抗有多么顽强,恰恰相反,上述府州及治下各县的守城清军一见夏军攻来便纷纷弃城而逃,夏军很快就摄取了整个鲁东、胶莱。
只是弃城的清军逃入基本上空无一人的旷野后摇身一变成了危害甚大的盗寇,为了防备这些盗匪对已经成了华夏地盘的各县进行劫掠,夏军只能化整为零以团为单位对危害较大的匪寨进行拉网式扫荡。然而有本地绿营转变的盗匪很快遁入山区或南下沂州府,继续骚扰地方并威胁到了夏军粮道。在这种情况下,杨伯康只能继续强化徐州、沂州、淮安等地的驻军以屏障粮道安全,并在青登胶莱的州府城及某些要隘处留驻守军,并派专员招抚盗匪,但在鲁东群盗被消灭或招降前,东路的两个师肯定是无法动弹了。
眼见得手上的兵力随着地盘的扩大被迅速摊薄了,杨伯康也挠头起来。
为今之计是将武定方向的宣武军第六师收回来以加强济南方向呢?还是趁着东昌清军为夏军主力所牵制让武宣武军第六师继续乘虚而入夺取德州、沧州乃至天津呢?
宣武军第六师继续进攻德州、沧州等地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不但可以切断济南、东昌两路清军的后路、威胁清军粮道安全更可以造成夏军直击北京的假象,动摇清军的军心、迫使清军主力撤退或早日决战。
然而这么做的凶险不问可知,须知道宣武军第六师拢总只有万把人,清军若是出动三万以上的蒙古骑兵奔袭的话,完全有可能在夏军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将宣武军第六师解决掉,至不济也能将其困死在某座城池中。
若是将宣武军第六师收回济南,自然有利于加强济南外围夏军的力量,避免东昌清军破釜沉舟的选择以东路夏军为突破口,进而逆转整个战局。
不过这么一来,原来的先手就成了废棋,少不得让跑了冤枉路的下面官兵在背地里骂娘。而对杨伯康本人来说更为不利的,一旦如此抉择就意味着自己和整个东路夏军在这场大战中只能充当观众,最多在收尾的时候捞一些残羹剩饭。
吃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也就算了,但错过这一仗,华夏一统天下,再用兵的话,规模也不足以让自己这个枢密院副使出马了。一想到同僚能得了公侯之赏,自己却依旧是区区县子,杨伯康就断然否定了调回宣武军第六师的可能。
当然,杨伯康也是身经百战之辈,不会利欲熏心的命令宣武军第六师孤军冒进,要知道,东路军毕竟是偏师,就算牵动了东昌清军主力,该打的仗还是得让中路军来打。因此,计划妥当的杨伯康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方略呈送到郑克臧的御前。
郑克臧正琢磨着如何消灭东昌大营的蒙古骑兵,看到杨伯康的方略自然是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