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交锋(下)(2 / 2)
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李晓峰是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是斯维尔德洛夫。哪怕是没有去过苏联,T共的高层也知道苏共最高层并不是那么和谐的。三十年代的托洛茨基VS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四十年代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到明年等托洛茨基退休之后,那就是双头鹰之争,究竟斯维尔德洛夫镇住场子还是被李晓峰以下克上,真心是不好说。
政治斗争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反正T共是不敢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而且毕竟斯维尔德洛夫才是下一届的名义上的核心领导,怎么都得尊重斯维尔德洛夫的态度吧?毕竟斯维尔德洛夫就是再不给力,给T共穿小鞋使坏的能力还是有的。
尤其是之前闹出的米夫事件,更是给T共敲了警钟,虽然后来苏联方面解释说米夫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是背着苏共中央胡搞瞎搞。但是这让的解释T共是不敢全信的,谁敢保证这不是斯维尔德洛夫使出的敲山震虎之策呢?
现在既然斯维尔德洛夫已经来了,就正好好好的接触一下,试探一下这位核心领导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这样T共方面也好见招拆招不是。
高某人见到小斯之后,先传达了T共******对斯维尔德洛夫同志的亲切问候,然后又汇报了华夏的革命形势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到末尾才试探性的提出东北问题。
斯维尔德洛夫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是很苏联化的。什么叫很苏联化呢?自然是站在苏联的利益上做全盘考虑,首先他认为苏联红军为了解放东北是花费了较大的代价的,虽然不可能像东欧那样朝穷巴巴的T共伸手,但肯定要借助东北问题达成某些政治目的。
比如通过东北作为跳板,干涉糟县问题,如果苏联红军不在东北,拿什么去影响糟县呢?那不是一切成为空谈了么!斯维尔德洛夫虽然觉得糟县国际影响力再小,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有糟县这个点心总比没有强是吧。
所以他对高某的答复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红军将暂时驻扎在东北,维护社会秩序帮助东北的华夏人民恢复生活和生产……而且苏联红军暂时驻扎在东北对于未来的华夏也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落入反动派的手中,还可以很好的支援关内的革命斗争。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东北辐射到糟县和日本,带动这两个国家的革命的发展。”
这样的结果高某是有心里准备的,因为之前李晓峰就告诉过太祖和周公,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苏联红军不会马上退出东北,因为那时候东北将形成一个权力真空,如果苏联红军不占据这个位置,东北就要落入刮民党的手里。苏联红军将会在东北驻军一段时间,直到T共有能力接收东北为止。
李晓峰甚至暗示,这已经是他能为华夏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就是这些条件在联共布******都不一定能很顺利的通过,他希望T共能够理解。
之前太祖和周公对李晓峰的说法是将信将疑的,毕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加公平公正的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已经有点深入人心了。帝国主义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手法划定势力范围了,而且东北一直都是华夏的合法领土。开罗会议也明确表示要维护华夏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苏联红军就这么赖着不走不合适吧?
而现在,当斯维尔德洛夫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意思之后,这就不是空穴来风了。而且斯维尔德洛夫的表述中还有同李晓峰不太一致更让华夏难受的潜台词。斯维尔德洛夫并没有说苏联红军什么时候撤离东北,更是提都没有提将东北还给华夏的话茬。反而是在大谈东北对苏联的重要意义。这不仅让T共方面倒吸了一口凉气。
情况很明显嘛!斯维尔德洛夫是不太情愿将东北还回去的,似乎还有通过东北向外输出革命的意思,这就让T共方面很难受了。
斯维尔德洛夫的说法比刘备借荆州还要恶劣,至少刘某人还说了个期限,而小斯这边是什么保证都没有。看他的那个态度,似乎苏联红军控制东北对T共来说还是好事。
这样的态度自然让太祖和周公是不高兴的,至少他们听了高某人的转述之后是完全高兴不起来的。这让他们想到了之前李晓峰说过的话,他们这才知道某人并不是说谎,在东北问题上苏联最高领导层并不是都那么友好和客气的。
连太祖都不得不感叹了一句:“请神容易送神难喽!”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斯维尔德洛夫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么过分,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还是照顾T共。在他看来T共根本没有能力控制东北,一旦苏联红军放手,东北将立刻被蒋某人拿走,那时候不是鸡飞蛋打么?
所以他很自以为是的认为,保护T共的最好办法,就是由苏联红军出面控制东北,这样刮民党没有办法,哪怕是美国人给T共施加压力,苏联也好介入。从长远看还可以至少带动糟县,这是多么完美的方案啊!
反正在小斯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T共应该感恩戴德的接受老大哥的好意。
当然我们都知道斯维尔德洛夫的想法太简单、太一厢情愿、太老大哥了。作为一个有节操、有理想的政党,T共很难接受这样的好意,更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好意。自然的对斯维尔德洛夫的提法是难以接受,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高某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既不赞同也不明着反对,而是努力地向李晓峰反应,希望某仙人将T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共产国际,迂回的让斯维尔德洛夫打消这个念头。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原因是T共也为难,之前他们已经跟斯维尔德洛夫闹过一次不愉快了,如果这回再明着顶撞斯维尔德洛夫,恐怕是要坏事的。既然不能明着让斯维尔德洛夫下不来台,那就只能冷对抗用无言的沉默告诉他:“我们不喜欢这个方案!”
那么斯维尔德洛夫知道了T共的真实态度吗?以他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难察觉T共的真实想法。只不过他选择了忽视,他没有体会到T共冷对抗的实质是顾全两党的良好合作关系维护当前的大好局势。他认为T共之所以只敢冷对抗,那是T共不敢直接拒绝老大哥,是怂了!
斯维尔德洛夫认为既然你都怕我了,我如果不坚持“原则”那不是傻逼了。自然的他就将T共的好意当成了驴肝肺,反而在积极的他的东方革命策略。
那么小斯的东方革命策略是什么呢?他定下了一个重点,这个重点是东北,苏联红军将占据东北作为支点,然后去撬动东亚的革命形势。他认为苏联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糟县,因为糟县的问题比较简单,而且又在苏联红军未来的辐射范围之内,解决糟县问题将比较简单。
解决掉糟县问题之后,苏联将适时地推动华夏革命问题,争取帮助T共在华夏北方站稳脚跟。他认为在未来华夏的革命斗争会比较艰难,将面临复杂的拉锯和长期斗争形势。
很简单,斯维尔德洛夫的选择是先易后难,他认为糟县问题简单,自然优先解决,而华夏问题涉及的实力太多,英美都牵涉其中,弄不好将引火烧身。苏联红军虽然不畏惧英美帝国主义,但是斯维尔德洛夫觉得将宝贵的苏联红军用在对世界大革命意义不大的东方属于一种浪费,自然是很保守。
十月底,斯维尔德洛夫带着他的考察结果返回了莫斯科,先不说他这个考察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就说这一趟匆匆的旅程他究竟收获了什么都很难说。他是见了一些东方革命的领导人,但是很难说对他们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双方其实仅限于打了一个招呼,只能算认识了一下。
这么说吧,斯维尔德洛夫对东方和东方的革命认识是很肤浅的,真心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了一番。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搞出来的东方革命方略,质量有多高真心是不好说了。
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先是将自己的想法总结为了一篇文章,然后将其发给了******。并提请******讨论之后发给**********。反正看他那个架势大有就按他说的办的意思。
只不过让斯维尔德洛夫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篇文章在******当中的评价真心是不算高。尤其是托洛茨基和李晓峰,对他的这片方略更是不屑一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