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八十一章 福特和日系厂商(2 / 2)
日系企业通常是什么样子的?在最早以前那都是终身雇佣。只要进了这公司了,就捧上了铁饭碗了,一辈子就都在这公司了。然后日本公司对于新进公司的年轻人呢,那是根本就不看专业对口不对口。也不看年轻人会什么,他们是直接就当年轻人什么都不会,一切从头教起。然后又因为是终身雇佣呢,所以对于年轻人刚开始几年直接就是不定岗的一种培养策略——干两年的销售,再干两年的人事,再来两年的策划。反正公司内部的部门都轮一边,看看年轻人在什么部门表现好点,然后就安排过去。在这么一种情况下,基本上日本公司内员工的能力和他们的薪水是没有丝毫关系的——传统的日系企业本土员工薪资那就是根据年龄来,20岁的一个月20万日元,30岁的一个月30万日元,40岁的一个月40万日元!那是绝对讲究资历的!
然后像是小年轻,可能一大早就要到公司,接着到了下班时间还不能下班,还要装模作样的假装忙着加班实际上是划水,下班了还要跟同事一起出去喝酒什么的。而中年员工呢,因为资历到了,就可以早上慢慢悠悠的,到了个十点十一点才来,然后泡杯茶抽根烟看看报纸,这一天就差不多过去了,至于活儿?当然扔给年轻人做啊!同时在日本那边很讲究前辈后背关系,前辈让后辈帮忙跑腿啊或者帮忙做工作啊,这后辈必须听话,然后后辈碰到了事儿呢,前辈也要说话也要帮忙。而这么一层关系的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没有关系的人之间,只要不是规定必须帮忙的,那就一定不帮忙!日系企业内部派系斗争为啥严重?主要就是各个部门之间几乎从来不互相帮助,在日本公司的文化里面,只要帮着对方做了点小事了,那么就代表可以为对方背黑锅了!
没错,实际上在扯皮甩锅这种事儿上,日本人跟中国人那是一样的熟练!毕竟大家都是在东亚圈儿里混了几千年的,谁家习惯不一样啊?而中国这边相对还好点的,那就是一直习惯有一个比较独裁的老大来拍板一切,所以哪怕大家要扯皮,但是看着老大的面子上有时候该合作的还是要合作,该配合的还是要配合。但是日本那边不一样,他们因为自古以来就灾难多发,还是一个岛国,所以他们从来就不管正确与否,只管是否合群!因为在日本这么一个灾难多发国土狭小的岛国里面,一个人哪怕再正确那也没用啊!面对灾难的时候,一个人再正确,光靠着他自己是活不下去的!人必须要依靠集体才能活下去,所以日本这边人下意识的就是想要合群,下意识的就想要跟别人一样,他们排斥各种跟大家不一样的人,排斥各种特立独行!
然后这么一种所谓的国民性发展到现代呢,在日本的企业身上那就变成了一种类似集体领导制的方式。哪怕有什么社长哪怕有什么董事会,但是一件事情要拍板的时候,却好像人人都有发言权,却人人都不拍板!因为谁拍板了最后万一出事儿,那人肯定要负责啊!大家都是东亚文化圈的,谁比谁傻?谁都知道多做多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道理!而日本企业最特别的一点,那就是他们晋升不是跟别的国家企业一样讲究能力加分制,不是说谁谁谁做了特别优秀的事儿了有加分,就容易晋升!不是的!日本本土的日企那是讲究减分制的!做的好了没加分,但是犯了错了要扣分!最后谁分被扣的最少,谁晋升!这么样的一种模式必然导致大家扯皮,谁都不愿意拍板做出来改变,否则就有一半可能是自己背锅啊!
这样的一种企业文化,在“和平时期”可能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当遇到了快速变化的环境的时候,那是真跟不上节奏!就像是日本的SUV之前连续多少年都是中国SUV销量冠军,谁也说不清为啥到了2010年就一下子被中国企业的SUV超过了,然后还被德国的SUV超过了!谁都不知道日本车进入中国不比德国车晚多少,但是德国车在中国都快成为神车了,但是日本车在中国就是不温不火的!这就是日本企业对待一种快速变化的市场就显得反应太慢!日本车企谁都不愿意站出来拍板大力投资中国市场赌未来,因为领头的不愿意背责任!
而同样的情况下,美国企业显然更加愿意拼愿意赌!而这,也就代表着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更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而且更不用说的是这日本跟中国还有心结,中国有些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车的时候,心理还是会嘀咕嘀咕,这对美国车企来说显然是好事儿啊!于是,这汽车厂商中就出现了非常奇怪搞笑的一幕——美国的本土汽车厂商们纷纷跑到中国加大投资,而中国的本土汽车厂商华夏汽车呢则是准备收购美国那边汽车公司的资产,准备对美国市场加大投资!而日本厂商则是如同老僧入定一般,表示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不准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