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两点感悟(2 / 2)
杨承赶忙摆手:“别介,我现在这样好好的,在王府里逗逗儿子看看书,很自在,你可别给我找不自在。”
“瞧你这话说的……怎么最近看了很多书?”
杨承点点头:“是看了很多书啊,顺便把以前看过的一些书也找了出来,果然师傅说的没错,有些书看第一遍和看第二遍所得到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看了什么书?”
杨承有些不好意思:“也就是一些史书来着,史记啊,汉书啊,后汉书啊,恩,还有魏书……”
“那感悟到什么了呢?”
“也就两个感悟,第一个是阉人误国。”
杨广点点头:“这说的是后汉吧?五侯十常侍。”
杨承冷笑一声:“一群非男非女的人得列爵位,权力比天子更大,甚至还让天子说出了宦官是他们父母的话,简直可笑,不过也不止后汉一家啊,秦不也是么,赵高弄权,二代而亡,而始皇当年的一传二,二传三直至万世,却落得这么一个结局,也不知道他在地府下感想如何呢。”
杨广表情很是严肃,虽说原本只是杂谈,但是这后面却牵扯到了王朝千秋大计,他也知道自家弟弟是一个新新人类,很多思想虽然不合乎礼制,但是却很是有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杨承摸了摸下巴:“我觉得吧,恩,百善孝为首,一个人若是连孝顺都做不到,那其他的更不用说,同样也不足以服众,所以,若是你在宫门和内廷之间立一块牌子,严禁宦官干涉朝政,那么我想后人推翻这句话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这话说的倒是有理。”杨承频频点头,来到书案前,铺开宣纸,拿起笔刷刷的就写下几个字,问道:“就这一句话?”
“唔,应该不止吧,这句话是指宦官不能通过天子来干涉朝政,可是没有天子,还有朝臣啊,所以也要严禁宦官和朝臣有交往,还有他们不可以……”杨承回想着朱元璋给他后人留下的那些东西。
不得不说,老朱这话留的没错,只可惜没过多少年这话就被他儿子推翻了,当然,他儿子所宠信的那位三宝太监的确是一个不懒的人,可是三宝太监之后,那出名的太监基本上就都不是好人了,比如说王振比如说刘瑾比如说魏忠贤……
“恩,还有就是若是天子年幼,每隔半年定期更换身边贴身侍从。”
杨广一愣:“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啊,二哥你为什么信任我?除了兄弟的原因,难道就没有别的了?我们相互知道对方的喜好,脾气也相投,所以你信任我,如果我现在和你说我要让某个官员如何如何,只要条件不过分,我想你都会答应的对吧?”
杨广点点头。
“同理,这放到宦官上也是如此,天子年幼,心智尚不成熟,而宦官么,倒不是什么脾气相投互知喜好了,他们完全就是在讨好天子,等到天子长大后,也许会觉得当年宦官那些事做的不好,但是我想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会非常的信任那些贴身宦官,觉得那些人虽然当年做的事有些问题,但是终究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这以后……”杨承看着杨广,没再说下去。
杨广眉头紧锁,半响才开口:“说的不错,天子年幼,易被歹人所误,那些阉人,身上缺了东西,心理也缺东西啊。”
说着运笔如飞又是几列字。
“来人,送去拟旨。”
随后杨广又铺开了一张纸,拿着笔:“阉人误国是一个感悟,那另外一个呢?”
杨承表情有些复杂,实际上他当时也只是顺口答得罢了,但是现在让他真的说出来——“那可别生气啊。”
“说吧说吧。”
“外戚误国。”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杨广的表情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