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适应新生一家人 泾阳府里觅营生(2 / 2)
“村里共养一头平时用来拉磨的,若是要出门给两文的草料钱就可以借啦。”
“村里有磨?”
“在村里晒谷场里。”
石磨?李愔脑里闪出“豆腐”一词。
“大娘,可知豆腐?”
“知道呀!可贵了一板要一文钱。”
实捶!解决专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豆腐起源于汉朝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张盼娣回答后二姐张招娣又问道:“三郎,你说的营生就是做豆腐吗?”
“看看吧!也许就是它了。”
“哇塞!三哥最棒了,我要吃豆腐。”张小妹也凑份热闹。
“那你到底要吃肉还是要吃豆腐?”
好纠结呀!张小妹开始有点讨厌爱出选择题的三哥了。
张招娣抱着张小妹坐在驴身上,李愔牵着驴和张盼娣一起向泾阳城走。
还是那家回春堂这回坐堂的可是正经八百的郎中杨嘉松郎中,李愔他们安静的在排队,杨郎中回家只呆三天就要回长安医学院学习,找他看病的人可真不少。
过了几柱香的时间,终于轮到张招娣就像李愔说的,这是早期的白内障,可以用中医治疗。
杨郎中开了一个补肝肾阴虚的药,李愔看看药方感觉没什么问题,付了三百文。
自古以来补药都很贵,穷人确实生不起病,这药费就是一座大山。好在昨天得了十两润笔费,手头宽裕的很。
抱着金贵的药张招娣一刻也不敢松手,早上三郎说能治还以为是安慰之言,现在她可不想撒手,有两年多没看到青山绿水了好想念呀。
张小妹肚子咕噜叫,早上时间过得快转眼就到晌午了。
穷人家舍不得上馆子,在路过吃一碗三文钱的汤饼也是美滋滋的,隔壁桌有人汤饼里加了个煎蛋,张小妹看一眼喝一汤,喝一口汤看一眼。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嘴馋可不会吵着要,李愔看着心疼问老板煎蛋几文钱?回曰:“两文”
看着张小妹期待的眼神,来四个一人一个。
“三郎我们不要。”张盼娣和张招娣俩姐妹又一次心灵感应异口同声地说。
“三哥,我也不要。”张小妹费劲全力咬牙切齿的说。
“吃一个吧!今天家里有喜事,你二姐的眼睛能治。”张盼娣见小妹如此不舍,心疼的要了一个。
“来俩个吧!二娘缺营养也补补。”
张小妹笑的都找不到牙齿了,夹着煎蛋,“大娘你尝尝”,张盼娣在边缘咬一小口,又夹给李愔:“三哥你也尝尝。”李愔也咬一小口。
张小妹然后自己一小口一小口舍不得吃。
张招娣则是安静的边吃边掉泪,李愔揉揉她的头:“一切会好起来的,面包和牛奶会有的,生活虽然给了我们很多磨难,但磨灭不了我们向往幸福的心,只要心不歇火幸福就会向我们招手。”
“小郎君,说的真好!可是读书人?”老板和食客们纷纷给李愔点赞!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听了这句话感觉生活有奔头多了。
“我三哥就是读书人,可厉害啦会写字会做豆腐。”
傲娇的张小妹与有荣焉!
呵呵!
可爱的小姑娘!
奶萌!奶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