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替身公主之谜(1 / 2)
洛玉和凌锦韶齐齐捂住了嘴,以免自己惊叫出声。
两人看着对方的目光和举动,瞬间明白,原来都是同道中人。
弄清楚了这件事,两人便客套了起来。凌锦韶笑道:“原来姐姐也有此爱好,那姐姐先请。”
“妹妹是客人,还是妹妹先请。”
两人忽然觉察到了远处侍卫巡逻的火光,立刻争先恐后从狗洞里爬了出去,动作十分娴熟。
凌锦韶摘掉头上的杂草,还未站稳,洛玉便拉着她的胳膊带着她躲到了一个夹角处。这里恰巧被一堵凸出了一截的墙给挡住。但从外面来看却完全看不出来。
外面有士兵巡逻而过,渐渐走远,洛玉和凌锦韶手拉着手趁着这空隙赶紧狂奔。一路跑到了大街上,两人这才止住了。
洛玉喘着气道:“真瞧不出来,你这娇滴滴的模样,钻起狗洞来还是个老手。”
“姐姐也不遑多让嘛。”
“见笑了。”
两人出宫显然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但镜花书馆在什么地方,两人都不知道。正一筹莫展之时,凌锦韶的肚子又咕噜噜叫了起来。洛玉惊讶道:“你晚上在母后那里吃了不少东西,这怎么又饿了?”
“米粥不抵饿。”
“走,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她说着领着凌锦韶来到了长安城最热闹的街市上。两人都戴上了面纱穿行在人群之中,洛玉显然也是老手了,出门还记得带了银子和铜板。
不一会儿,两人便一手一根糖葫芦,时不时撩起面纱嚼上一个,满脸都是欢喜。
“其实我以前也时常出宫来玩儿,宫外比宫里热闹自在多了。”
洛玉用力点头,心中一面告诫自己,这是个传闻中的坏女人,又不由自主引为莫逆。
两人在一处茶楼落脚,洛玉点了这里最特色的点心和小笼包。洛玉指了指楼下一个年轻的书生道:“我平日里最爱听说书了,你皇祖母和皇祖父的故事数这个新来的说得最好了。”
这书生模样俊俏,眼角下还有一颗泪痣。
“我们黎国也有说书的,不过是在天桥上说。每次我跟大家伙儿蹲在地上,起来的时候腿脚都麻了。说书先生年岁也大了,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
“这说书先生也是个读书人,原本是今年参加科考的。”
“那怎么不好好准备,跑来说书了?”
“还不是因为你。”洛玉有些幽怨。
“我?”
“你一来便要大婚,科考只能延后了。长安城里的东西多贵啊,不少读书人都预备着回去了。剩下的也得出来做些事谋生。”洛玉顿了顿,“你可知我们唐国的科考,女子也是能参加的?”
“我知道,太子说过。”这也是当年凌锦韶对唐国无比憧憬的原因之一。
“我本来都央求了母后,在我十八岁的生辰前不将我嫁出去。可你若大婚,科考延期,我满了十八岁,便再不能参加科考,而是得去嫁人了...”
“那现在我婚期延迟了,科考不是能提前了么?”
“哪有这么容易。”
“事在人为嘛。”凌锦韶努力怂恿着洛玉,若是科举提前,那大婚又可以延后些时日了。
两人正说着,说书先生已经讲了起来。洛玉听了几句,打了个呵欠:“又是你跟我大侄儿的故事,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话说那八公主与太子殿下经过几天几夜朝夕相处,早已经是情愫暗生。奈何两军交战,分属敌营,她便只能将儿女私情按下......”
“别说是你了,我自己都不想听这故事。”凌锦韶夹起了一块小笼包。
“小八,你真像这故事里所说的,和我大侄儿是一见钟情?”
凌锦韶抬眼看着她:“我在家中,排行十七。”
洛玉愣住了:“可是...可是...”
要说起这一段误会的根源,凌锦韶觉得还是得追溯回她随父皇前去劳军的时候。
去年,两军交战疲惫已极,大的仗是打不起来了,可也没人提出和谈。黎国国内百姓怨声载道,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士气低迷之下,她父皇便决定去慰劳边关将士,鼓舞士气。
当时两国的仗打得太过惨烈,死伤无数,男丁不足,便由将门之女夏千凝组了一支娘子军。原本众人觉得这娘子军至多只能去边关洗衣做饭,打打下手。没想到她骁勇善战又通兵法,带着这支娘子军英勇杀敌,立了不少战功。
不少女子听闻夏将军威名,心向往之,便纷纷投奔到了军中。这支军队竟渐渐壮大起来,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原本皇上选定了八公主陪同前去,可八公主应允之后,却“突发急病”。这旨意都昭告天下了,皇上无法,只得另外选公主来替代。
那一阵子宫中愁云惨淡,皇上但凡是提起此事,各宫都是哭嚎不止,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去那随时能丢了性命的地方。于是他想起了几乎快要遗忘了的十七公主。
她没有母妃,没人为她出头保她不说,即便是去了边关出了什么事也不必向谁交待。皇上思量着觉得,当真是省心极了。
他便寻了凌锦韶来,原本还准备了一些说辞,没想到她爽快地就答应了。皇上心情愉悦,还打赏了她。
凌锦韶只是觉得在宫中烦闷,有这样的机会能出去走走也不错。她跟着师父牧野学过一点功夫,又听说了不少夏千凝的娘子军的事迹,于是心中颇为向往。
所以即便是父皇提出了让她戴上面具假装是八公主,她也并不在意。
夏千凝乃是将门嫡女,自小便跟着她的父兄学习如何行军打仗。夏千凝的爷爷也是凌锦韶皇祖母的亲哥哥,两人算起来是表亲。性情也颇为相似,凌锦韶去了之后,还真同她成了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