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穿越成皇储 > 第九百十六章 贝利亚(1)

第九百十六章 贝利亚(1)(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娱乐之明星大逃亡 重生世子爷 校草养的小龙崽逃跑了 魔尊他每天都想被逐出师门 王妃不好惹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 热恋他 乡村神医 当训练家开了外挂 幻城浮屠

1917年后随着苏俄政权的胜利和稳固,增强国力发展工业成为苏联政权的当务之急。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不易受攻击的西伯利亚简直就是天赐的宝地。从“一五”计划起苏联开始大规模投资西伯利亚,原先的苦寒之地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动员力之下,这片不毛之地上很快建立起了苏联第二个冶金中心——乌拉尔—库兹涅茨克采煤冶金联合企业,该企业历时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别洛沃锌厂落成,该厂仅仅在三年后的1931年就达到了全苏锌产量的四分之一,还有像库兹巴斯煤田,在“一五计划”末产煤量占苏联全国的15%。头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为西伯利亚在“三五”计划中赢来了更多的投资,其投资额占当年苏联全国投资额的21.6%,巨额的投资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1938年开始的“三五”计划除了进一步加强西伯利亚原有的煤炭业和冶金业外还兴建大批机器制造业,比如在新西伯利亚建设轮机厂等等。上述的所有企业都将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贝利亚此行的第三个任务就是搜罗更多的兵源送往前线,也就是莫斯科。

在原时空的二战中,面对苏军用兵荒的问题,贝利亚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监狱里的人,也就是把劳改所和监狱里的犯人组织起来,送往前线以“洗清对祖国犯下的罪行”。他的原话是。“别让这些‘苏维埃的灰尘’再去浪费苏维埃的粮食,应该让他们承担起战争的责任。”(犯有抢劫、杀人等刑事罪的犯人不在此列)。

据1956年苏联内务部统计,总计有130多万名劳改犯和“问题军人”被送上前线。这些参军的罪犯被分成了很多个级别,一般小错的罪犯被分到了普通的部队,但是有一些重刑犯被分到了惩戒营,这支队伍还被称作战地监狱。

档案显示,被送进惩戒营的既有平民百姓,也有高级军官。著名的有马特维恩科中尉,他在1941年10月维亚济马会战中受伤,出院后在返回部队途中开小差,在老家躲藏起来,后被送到第265惩戒营,成为一名出色的敌后侦察英雄。

为了便于管理,特别是防止有人逃跑,惩戒部队一般采用营级编制,每个营大约有800人,每个连大约有150-200人。作战时,惩戒营往往被穿插布置在作战部队中间,以便友邻部队监视。惩戒营的作战任务与普通步兵部队基本一样,区别在于他们经常被派去执行侦察、侧翼穿插等高危险任务,目的是为了发现敌人的火力点、突击夺取敌人高地等,这也造成惩戒营的伤亡率极高,仅在1944年,他们的损失率就超过50%,是普通部队的3-6倍,当时苏军曾流传“惩戒营的人活不过3个月”的说法。

济亚.布尼亚托夫曾经担任第123惩戒营的连长,他亲口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一次最为惨烈的战斗。那是在1945年初的奥得-维斯瓦战役中,第123惩戒营充当强渡维斯瓦河的先锋,为后续部队开辟登陆桥头堡。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第123惩戒营的进攻于1月2日深夜开始,他们刚出发就遭到德军异常猛烈的火力压制,这些惩戒营的士兵只能紧贴在橡皮艇上侧着身划桨,听着对岸射来的子弹从自己头顶呼啸而过,不时有迫击炮弹击中满载士兵的渡艇,人体和橡皮艇的碎片夹杂在一起被炸上天空。

第123惩戒营划到河中心时就损失了一多半的橡皮艇,河面上满是漂浮的尸体,但战士们依然顽强地登上河岸,却遭到德军机枪的无情扫射,一些人绝望地躲到芦苇茂密的河漫滩或堤岸下,徒劳地延续着最后几分钟的生命。经过反复争夺,到第二天中午,损失惨重的第123惩戒营终于在大部队的支援下占领了桥头堡,一名被俘的德国士兵心有余悸地说:“你们是靠尸体驮过维斯瓦河的。”这一仗打下来,第123惩戒营的670名官兵只活下来47名,足见惩戒营是一个何等残酷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