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 / 2)
车上先走下英俊的宿卫。百姓们认得这个宿卫,正是当初闹饥荒给他们发粮的赵云。
赵宿卫得到陛下的赏识,真是好人有好报。
人群里爆发出比炮仗还大声的欢呼。
赵云把刘辨扶下车。人们适才头次见到皇城里的天子。他比传言中的还要年轻。他比赵宿卫稍矮些,身子也更柔弱些,相貌则是令人惊叹的柔美。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柔弱的陛下是如何把强壮的赵宿卫压在身下的?
咱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说,乖乖跪下给陛下磕头就是。
膳食馆一应厨师伙计跪列两侧,等候陛下视察。中常侍双手给陛下献上墨宝:“馆子还没起名,求陛下赐个名字。”
刘辨提笔蘸墨,挥毫而就。
就叫“正要居”!
他的许多食谱抄录自元代太医忽思慧所撰的《饮膳正要》。所谓“正要”,就是吃得好,吃得对,身体才能倍儿棒。
中常侍连忙叫人制成匾额,挂到药膳馆正门上去。
好名,好字,好匾!
万民俯仰,口诵天威。正要之名,传颂洛阳。
正要居开业第一天,生意异常火爆。
前来用膳的百姓从街头排到街尾,好些排到天黑歇业还没吃上口热饭。夜幕降临,意犹未尽的人群点起火把,继续排队,非要吃上一口神仙赏的饭菜不可。
太师府也坐落在南北大街上。
董太师站在阁楼上,眺望着街上攒动的人头:“那边的食馆真有灵丹妙药?”
李儒不以为然:“陛下不知哪里找的郎中,要了几味方子,熬了几锅粥,又亲自驾车去吃。星斗小民没见过世面,跟风模仿罢了。”
“陛下越发不务正业了啊。”
“朝中有太师坐镇,陛下只管吃喝玩乐,好得很。”
董太师笑吟吟地训女婿:“蠢材。我说的是陛下好久没寻吾儿戏耍了。”
董太师满心惦记着他的国舅梦。他听说,陛下是因为宠幸某个男人,才四处搜罗补身方子。他多么希望这个人是吕布啊。
李儒照旧黑吕布:“吕将军他逢着陛下就呼呼喝喝,拒人千里之外,难免惹陛下不快。况且小婿听说,吕将军又同女子好上了。”
“吾儿近女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陛下知道的。”
“此番极为不同。同吕将军相好那名女子,好似是从陛下的布坊里偷出来的。他敢当着陛下的面儿抢人,想必这才惹得龙颜大怒。”
从陛下的布坊偷人?
董卓想起前不久陛下到司徒府捉/奸的事情。陛下为了捉到与吕布有染的女子,不惜把司徒府给抄了,后来才有了布坊。难不成吕布真那么大胆,把陛下拘在布坊的相好又给救了出去?这般藐视天威执迷不悟,难怪陛下都不理会他了。
话说回来,吕布眼界不低。得什么样的女人才把他迷得神魂颠倒?
董太师很感兴趣,非得再出山推吕布一把不可。
董卓吩咐女婿:“把那个药膳馆包下来,叫上吾儿,叫上皇帝。再把那个女的抓过来。待本太师看看她是哪路妖精。”
李儒窃笑着带将士捉人去了。
另一边皇宫里,刘辨乐呵呵地数着今天的营业额,也想起吕布的事情。
刘辨问中常侍:“朕记得赵云说过,说吕布有很多宅子,收了不少女人?是不是真的。”
中常侍回禀道:“赵宿卫所言不假。吕布最近他又新置一套房子,就在正要居边上。依奴婢所探,宅里所住的正是他从陛下布坊抢走的女子。”
中常侍已经摸查清楚。吕布掳走的姑娘原本也是王允府上的人,不曾在陛下面前表演过歌舞就被抄家入坊。那姑娘姓任,名红昌,沛国谯县人。听坊里的姑娘说,她算得上极其标致的。
刘辨对不上人和脸。但吩咐道:“你叫坊里与任红昌相好的姐妹上门,设法将她引来与朕一见。进宫怕是不好进,就约在正要居的包房见面。朕做东。”
中常侍的密探探听得太师府的计划。太师府也想抓这名女子。
把任红昌除掉,陛下勾引吕布的计划应能实现了。当然,自然不能由陛下自个儿动手,以免跟吕将军闹得不愉快。
中常侍提议:“奴婢设法将太师引来可好?恶人最好还叫董贼来做。”
“先不请董卓。朕还得先问问任红昌自个儿愿不愿意。此计主要仰仗她出力。”
刘辨沉吟片刻,又道:“你可将吕布引来,叫吕布在楼下等我。我看吕布和赵云不对付,此事便不必同赵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