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麒麟印 > 29、浪尖

29、浪尖(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这深情男配我不当了 猎户的傻夫君 虐文女配选择跑路[穿书] 108次相亲 全城是攻 她靠黑化母仪天下 被迫变身SSR[综漫] 沉香如血 重生正室手札(清) 医者不自持

朝中最初商议时,是否征西和雍凉都督人选是先后进行,分开讨论的。怎么今日议着议着,风向渐变。话题中心也似变了味——似乎都督雍凉必先要率兵伐蜀?这是他一直不希望,也是极力反对的。既然两派议论激烈,意见相左不可调和,争议颇多,为何不换个思路,另择一人?

思及此,他出列启奏道,“启禀陛下,若是定要征西,臣荐举一人,毌仲恭如何?……臣执掌护军几年,虽在守城之道上略有心得,但若论驰骋疆场征伐天下,我远不及他。”

“毌丘俭?”

“毌将军骁勇善战,景初年间,老臣曾同其一起征讨辽东公孙渊,收复辽东。此人颇有大将之风,可独当一面。只是他远在辽东,且辽东形势未定,高句丽东川王又贼心不死,意图觊觎,需人镇守一方,无人可代。”司马懿出列禀奏。

“臣赞同太傅之言,毌将军虽然勇猛无敌,但眼下辽东未定,临阵换将似是不妥。”曹爽也附和道。

两位辅政大臣难得在此事上同声同气,步调一致。

各方比较来比较去,剩下唯一合适的人选,似乎就是中护军将军夏侯玄。

夏侯玄的功绩主要在主掌中护军期间。

中护军与中领军同属魏室中军系统,不仅是把守皇城门户的重职,并且掌管武官拔举大权,因此历来一直是众武将眼中的“肥差”,不乏通过其浑水摸鱼捞油水者。

往年每到开春之时,中护军进行武官拔举之前,是武官买卖生意的“黄金月”,护军衙门外的巷子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怪异景象。

“哎,瞧一瞧看一看!卖了!又卖了!”

“牙门,千匹帛;百人督,五百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啊!”

“百人督什么价?”

“五百匹!”

“四百五怎样?”

“一口价!保证货真价实,一手交银一手交物,银钱一交,当官在望!”

“来来,小哥瞧瞧这边,良心卖家,信誉保证!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中护军衙门前整日里一片人声鼎沸,供需两旺。老百姓们都看呆了!!

不仅有各色二道贩牵线人在衙门前大声吆喝叫卖,更有那些想谋个一官半职的武夫们在巷子里转悠找机会。

而中护军卖官鬻爵之风最为“生意兴隆”之时,正是在夏侯玄接管中护军之前。

夏侯玄之前,护军将军是“哈哈候”蒋济。这位四朝资深元老,才干能力虽是不缺,精滑世故更是擅长。愣是厚颜无耻地把武官拔举做成了人尽皆知的买卖。

当时,买官卖官明码标价,明目张胆堂而皇之!

虽说种种怪诞乱像,也未必就是由蒋济主事中护军之时开始,但其对此置之不理,甚至一味放任纵容,致使买官卖官之风在中护军日趋恶化,人尽鄙弃,却是无从否认之事实。

所以,在正始之初,夏侯玄接管中护军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着力肃整军纪,遏制买官鬻爵之风。

鉴于以前的情形,买官卖官双方先由中间人牵线,经手的几道中间人都拿了银两,收了好处,再看银子下菜,将人“荐举”安排到各营。若要杜绝此风,便要追根溯源,从武官拔举制抓起。

夏侯玄主事后,先是禀奏朝廷,摒弃武官荐举制,改为“审官择人”新制。按照护军各营武官职位之需缺,定期举行考试,再从中择优甄选人才。夏侯玄亲自任主考官,考校武官武艺、品行等。

新制实行之后,选拔的武官,大都为人所赞,堪称一时俊杰之材。

经一番整顿后,中护军果然一扫积弊,军心大振!

乌烟瘴气多年的中护军,终于变得井然有序,焕然一新。

朝中有目共睹,自夏侯玄主掌中护军以来,几年来着力兴利除弊,兢兢业业常备不懈,去除旧制种种弊端,各方无不赞服。

各派权衡利弊,几经拉锯,比照甄选,夏侯玄似乎成了最佳的征西将军之选。

此次征西,原是由邓飏、李胜等人极力撺掇曹爽促成。李胜本来和夏侯玄还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正因熟悉夏侯玄秉性,料其多半不会赞同,因此事前并未找其商议。此时见众人推举,更是不遗余力,要将老朋友拉到征西这条船上。

“众望所归”的夏侯玄,就这么被推至正始四年的风口浪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