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选车(2 / 2)
提出该型炮塔设计方案的科京麾下设计师认为原有的苏制坦克炮塔内部空间过于狭窄,不但使得炮塔内部的战斗人员施展不开从而大大削弱了人机契合功效,拉低了坦克的整体战斗效率,更是让原本可以搭载不少炮弹的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被严重阉割了其载弹数量。基于此原理,该型看起来四四方方的原型炮塔在所有可能的位置都使用了垂直装甲加以布置防御,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得以拓展了炮塔内部的成员施展空间,并一道提高了炮塔尾部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载弹量。
其在满载状态下足足可以搭载35发5毫米定装炮弹,等同于拥有着所有八辆原型炮塔坦克中最为巨大的炮塔内第一弹药架载弹量,在搭配上因取消倾斜装甲防御布置而随之换来的更宽敞炮塔内部人员施展空间之后,该型原型炮塔在人机功效上的巨大提升可谓是所有原型车里当之无愧的排行榜首。
与此同时,因取消表面积更大的倾斜装甲而采用了装甲分配利用率最高的垂直装甲布置方案,该型坦克炮塔得以在总质量几乎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
了炮塔本身的物理装甲厚度。
其左右侧面和炮塔正后方后脑勺位置上的防御均为采用焊接工艺的均质钢装甲布置完成,拥有着在1941年时堪称相当可观防御力的0毫米物理厚度。
在其他三面上节约下来的装甲分配重量则被统一集中到了中弹几率最高的炮塔正面,同样采用了垂直方法加以布置的炮塔正面装甲厚度高达120毫米,搭配上那个仅能覆盖三分之一炮塔正面投影面积的30毫米厚半弧形炮盾之后,其装甲最厚处位置防御力则达到了惊人的150毫米,这在1941年时完全只能用变态这样的词汇来加以形容。
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却同样存在于该型看似完美的原型炮塔之上。
完全采用了90度垂直装甲来布置防御的炮塔不但失去了倾斜装甲所换来的等效装甲加成,有如护体神功一般的大角度着弹跳弹几率也彻底与之无缘,这也就意味着该型炮塔在实战当中只能凭借厚实的物理装甲去硬扛敌方火力。
一旦被敌军的坦克绕后亦或是埋伏到了侧方向位置突然开火,完全垂直的装甲防御根本别指望有任何能爆人品的跳弹。而这对于在实战中,时长要对付具备高机动性且爱玩迂回包抄侧击战术德军坦克的苏军坦克兵来说,实在难以称得上是什么好消息。
绕着眼前这辆采用垂直装甲炮塔的原型车足足走了两圈,思来想去总觉得这玩意儿只有正面是个铁王八的拉夫里年科终归还是抛去了犹豫后轻轻摇了摇头,被德军打穿侧装甲而一击毙命的秒杀结果可不是拉夫里年科想要的下场和归宿。
“还是再看看其它的吧”
内心中暗自开口报以着货比三家打算的拉夫里年科,随即迈开双腿向着紧挨着的下一辆原型车走去,只是这紧随其后出现在眼前的下一辆原型车则是完全迥异风格地另一种走极端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