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石龙(1 / 2)
“今天芒种了。”
秦俊一早便过来请安问早,恭敬的问安后便例行的去翻历书。
历书厚厚一本但不算大,每页也就巴掌大,采用的是雕版单页印刷,背后空白。
过一天撕一张,上面不仅有年月日还有二十四节气、吉凶宜忌、干支等许多内容。
秦琅喝着长子为他冲好的蛋茶,笑道,“芒种、忙种,五月节气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也。”
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而晚稻、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春争日,夏争时,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就是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这是农民一年最忙碌的季节,也是百姓最有奔头的季节。
“今天星期五,小吉,财神正北、福神正南、喜神东北、贵神正北;吉时在丙寅、丁卯、庚午、辛末、癸西·····”秦俊撕下这张皇历,跟父亲说着。
历法乃是皇权的象征,必须由钦天监提前做好次年的历书,然后奏请皇帝批复后,于当年底向全国各地衙门颁行。
所谓奉正朔,就是必须使用朝廷皇历。
大唐开国之初,沿用隋朝大业历,然后又颁行了自己的戊戌元历,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在民用历中采用定朔法的历书,不过这个历法容易出现连大月或连小月的情况,比如在贞观十九年会连续出现四个大月的情况,于是后来又以太史局的李淳风带头制作了贞观历。
在原来定朔法的基础上再独创了进朔法,以解决容易连续出现大小月不符合日常习惯的漏洞。
贞观以来朝廷国力大增,对于天文历法这块也增加了大笔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李淳风掌管太史局之后,朝廷甚至在其原来的太史局官学生中增加了数十倍的名额,这些天文历法的官学生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太史局的业务能力。
古人也早发现地球围着太阳围一转约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而月亮从新月(朔)到满月(望)再到月末(晦)差不多是二十九天半多点,所以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差不多三十天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各朝历法中,对于如何更精确的掌握这个数字,却并不容易。精准了年,往往月又不精准,所以会有闰年和闰月以及大小月的出现,就是为了保证更精准,不会出现误差越来越大的情况。
比如说历法中有阴历和阳历还有星辰历。
阴历就是月亮历,以月亮的规律周期来制订的,定朔法、平朔法这些都是根据月亮来计算的,虽然说这能最大程度保证月的精准度,但却没考虑地球与太阳的运转规律,不能反映季节的转换,影响指导农事。
所以古人又研究出干支星辰历,以立春至下一立春为一岁,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月两节气,没有闰月。
这两种历法各有所长,月历没法反映季节农时,而星辰历又没有月历对月份的精准。
所以在近年,太史局耗费了许多精力,在阴历的基础上又融合了阳历,形成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的成份,再参考太阳回归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这种新历法与阳历每年固定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不同的是,阴阳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会相差一二十天,所以加入了闰法。通过精密的计算,协调回归年和朔望月之间的天数,如十九年七闰法。十九年加上七个闰年,形成一个理想循环。
新的历法依然叫贞观历,只是加了个皇字,全称大唐贞观皇历。
因为这种新历法更加精准,尤其是对于百姓指导农时这块非常精准,所以大家也习惯称之为农历。
每年由太史局前一年制好次年的历书,分为十二册,每月一册,进奏皇帝,年底由皇帝审阅后颁行各地。
为了能够让历书更好的传播,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秦琅等一些官员的建议下,朝廷允许民间刊印,具体流程就是先向朝廷申请,然后获得一份太史局盖章的母版,据此或抄写或雕版印刷,然后售卖流通。
每本售卖的皇历,还都要经过太史局的审核和盖章,这样既能保证不会出现印刷的错误,也保证了朝廷合理收取版税。
而各家为了争夺市场,在保证太史局皇历上内容的一致外,也还会再加上一些自己的东西来吸引客户。
太史局的母版一般很干净,上面有年月日、节气、吉凶,并引入了星期制度,干支等。
而各家历书商,则会在上面再增加一些诸如千字文、三字经或是诗词、对联、谢贴,乃至于民间偏方等内容。也有书商会刊印一些时事内容,如朝廷诏令等,甚至有书商更干脆的招商打广告,且基本上各个商家都还会在日历上留下空白,以便做为草稿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