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守墓异兽第六篇(长)(2 / 2)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发披身,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两千岁。
8、猰貐:
猰貐又称窫窳,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猰貐曾是天神。
传说猰貐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脸的天神“二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也长着蛇身人脸的猰貐。黄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二负去杀猰貐的危,重罚了二负。命手下天神把猰貐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猰貐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
《山海经·海内北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
9、修蛇:
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
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
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称为巴陵。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对巴蛇的颜色,曾看到过巴蛇的先民,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黑蛇,青首”,其二是“青黄赤黑”。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即巴蛇也。”《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修蛇为“黑蛇,青首”,蛇身是黑色的,头部则显得比黑淡一点,是一种属于青的颜色;而青色,用现代通俗流行的词语来表达,就是“暗褐色”。
至于黄色和红色,食象蛇身上有黄色,是指这种蛇的腹部是黄色的。而红色,如果食象蛇是一种毒蛇,当它发怒时,头部的某些部位,通常都会有红色产生。毒蛇在正常情况下与受到骚扰发怒的情况下,其头部的颜色,一般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剧毒的蛇,头部都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赤红的颜色或金黄的颜色。或者就是,食象蛇的腹部,是呈黄赤色的,而黄赤色,就是那种介于红黄之间的“橙黄色”。
故而,食象蛇,如果仅从除腹部以外的背部与头部着眼,便是“黑蛇,青首”了;说巴蛇“青、黄、赤、黑”,不仅观察了它的背部,还考察了它的腹部。这两种说法都正确,都没有脱离“巴蛇”的实际,没有一种是显得“离谱”的。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昭宗》:“号令不出于国门,以与封豕长蛇争生死,一败而歼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传》:“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
汉·刘向《新序·节士》:“吴为无通行,封豕长蛇,蚕食天下。”也作“长蛇封豕”。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HB而长蛇封豕,复肆蜂虿之毒于江南。”
柳亚子《咏史四首》:“长蛇封豕唐藩镇,社鼠城狐汉宦官。”
修蛇是神话传说中的巨蛇。《淮南子·本经训》中说,帝尧在位的时候,十个太阳并出,晒焦了庄稼和草木,修蛇等六种怪兽凶禽也出来危害人民。尧派神箭手羿除掉了这六种祸害,把十个太阳射掉了九个。修蛇是在洞庭被羿斩断的。
尧(尧时代在公元前24一前23世纪)曾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断修蛇于洞庭。“凿齿”就是有拔牙习俗的民族。据常州圩墩遗址墓葬出土的完整头骨看,上颌骨常有牙齿被拔,拔除的齿列也有规律,基本都为拔掉正切、侧切两齿。由此可见,当地先民有拔牙的习俗。“洞庭”就是太湖中的洞庭山,“修蛇”是以长蛇为图腾的部族。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常州故土上。
洞庭是苗蛮集团活动的重要区域。东夷族的首领和传说中的神人后羿在这里杀死修蛇,可能暗示了上古时期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的一次冲突,苗蛮集团中可能有一个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被东夷打败了。但苗蛮集团的人们崇拜大蛇的风习未改,并且长期怀念修蛇氏族、部落的死难者,留下了有关巴蛇的传说:巴蛇的骨头堆成了一座山,这就是巴陵。
后来的楚国正位于苗蛮故地,楚人继承了苗蛮的许多文化内容。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道:“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个蛇就是巴蛇。后来,在当地仍保持崇蛇风俗的情况下,还为巴蛇修了墓、建了庙。有趣的是,《淮南子》中的修蛇,是危害人民的怪蛇。而巴蛇的传说中没有讲它的罪孽,这是因为,《淮南子》是在东夷故地淮南写成的,这个地区长期流传着修蛇作恶的故事,认为它被斩罪有应得。
而苗蛮地区产生的巴蛇传说,由于当地人的情感而没有多讲它的过错(吞象不是大错,讲吞象主要是表现巴蛇的巨大)。所以,修蛇故事和巴蛇故事讲的虽然都是羿斩蛇于洞庭,是一回事,但两个故事流传的地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不相同。东夷和苗蛮两大集团斗争的痕迹,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岁月,在西汉时的《淮南子》和后来的巴蛇冢、巴蛇庙等方面还要显露出来。从修蛇和巴蛇的故事中,我们推测苗蛮集团的图腾中应该有大蛇,可能是蟒蛇一类。
10、鲮鱼:
海中有鲮鱼,人面鱼身,有首有足,啼声如小儿。
11、雷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译文:雷神是一种半人半兽,龙身人首的神兽,生活在雷泽之中,它在雷泽之中游戏玩耍,常拍打肚子,它一拍肚子,就发出隆隆的雷声。
12、屏蓬:
屏蓬,头犹如猪头般,生两个头,各在一端,意志处处相对,一个脑袋只能控制一对足。
遇到惊慌之时,总是一个头想走那边,一个头想走这边,扯来扯去,移不动尺寸之地。
13、火光兽:
火光兽又称火鼠,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夜间能发光的异兽。据说住在南海尽头的火山(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里的一种奇鼠。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烧不毁的“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这就让很多人千方百计地寻找火鼠的毛皮。其说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著作中。
《神异经》YN方有火山,长四十里,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然。......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取其毛,织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烧之,即清洁也。此鼠又名火光兽,其毛为布又曰火烷布......”
《海内十洲记·炎洲》:“炎洲,在南海中……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
RB的古代小说《竹取物语》中还记载了一则和火鼠有关的故事,阿部右大臣就费劲心力从中国搞来一张火鼠皮,向辉夜姬求婚,结果辉夜姬把毛皮放到火里一烧就成灰了,阿部的婚事也就此告吹。
14、鱼妇:
有-种鱼,半身偏枯,一半是人形,一半是鱼体,名叫鱼妇。据说是颛顼死而复苏变化成的。颛顼是昌意之子,在他死去的时候,刚巧大风从北面吹来,海水被风吹得奔流而出鱼妇,蛇变成了鱼。已经死去的颛顼便趁着蛇即将变成鱼而未定型的时候,托体到鱼的躯体中,为此死而复生。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和颛顼结合在一起的鱼叫作鱼妇。
《山海经》中《大荒西经》曾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在永城汉梁王墓室壁画中曾经出现过鱼妇的壁画。
《中华异想集·鱼妇》中出现的怪物,是已经死去的人和水里的鱼和蛇结合的鱼妇。虽然它原来不是凶猛的东西,不过没有饵食太久,也是会吃人的,若是遭人操纵的鱼妇,攻击力和危害性则更大。不拆散人和鱼的话,鱼妇是活着的生物,但若是拆散了,则两者都会回归死亡的状态。
鱼妇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有使生命转化、灵魂复苏的作用。
就貌似一种身体中的寄生虫,虽然以人的面目存在,但是实际人已经死了,只是被寄生,以另一个形态生存于世。而且不易留在家中,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在河里淹死后,这种寄生虫的生物是河内的生物。
15、九凤:
九凤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神鸟,它以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
“九凤“所居的“大荒之中“,虽不知其确切范围,却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内,因为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嫔妃皆葬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该书《海内东经》则说:“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附禺即鲋鱼,古字通用。楚人血统的屈原,在《离骚》中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这高阳即帝颛顼。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
“九凤“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证明。凤是中国古代最为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与龙并称。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中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尔雅·释鸟》郭璞注:“凤,瑞应鸟。“《说文》:“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由于凤凰是吉祥之鸟,古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时,据说都曾有凤凰飞来庆贺。
楚人有崇凤的传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到神游天国部分时,第一句就是:“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据肖兵同志考证,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的凤凰涅盘故事,最早就出自屈原的《天问》。先秦典籍中,多有楚人将凤比作杰出人物的记载,如《论语·微子》中,楚狂人接舆就对孔子作歌云:“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庄子·人间世》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九,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就连唐僧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十二变。为什么“九“字成为这种神秘的极数呢?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乃是因为“九“的本意是“九头龙“(或九头蛇)之故。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如《山海经》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的神话,“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于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话形象。九头龙既为人们所崇拜,九头鸟当然也不例外。
在楚文化中,崇“九“传统也很明显。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这是屈原被放逐时,“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故而“更定其词“,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屈原还有一个作品叫“九章“,他的学生宋玉则有“九辩“。《选游》一诗中,屈原曾写道:“朝濯发于阳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楚辞》中许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则、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关、九千、九侯等等;连帝颛顼的后宫,也是“九嫔“。可见“九“在楚地信仰中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凤,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我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