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零章 驱邪,年某临江夏(2 / 2)
刘府。
一盏盏气死风灯悬在木杆上,将门楼四周照的亮如白昼,往来宾客扛着箱笼提着礼盒,笑脸盈盈,熟识者彼此寒暄,谈起刘家莫不感叹一句“积福之家”“有福之人”。
积福是真,刘老太爷本就是盐商出身,连生七个女儿,便听了一个游方道士之言光施粥棚,大开善堂,修桥补路,多为善事,自此还真添了一根独苗,怕养不住故取名刘八女。
孤儿们长大,有才者读书进仕,勇武者当兵吃粮,碌碌者干脆在刘家做伙计,蚂蚁搬家样将财富人望向刘府聚集。尝到甜头的刘老太爷,干脆将自己的七个女儿也选配给孤儿中的佼佼者,一来自小看着长大自识秉性,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来父女时时团聚而不担心受婆家的白眼。
财长权势,有刘家的富庶做底气,七个女婿本就是心思伶俐之辈,如今各有前程。便是在江南就有三个,一个在盐道衙门做巡盐使、一个绿营任管带,更有一个干脆入了两江总督做西席,哪天放出府,铁铁一个县令少不了。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人还不得不多提,那就是在京城各部打滚的任伯安任爷,启用在刑部,修河在工部、大比之年在礼部、而今朝廷追缴亏空却调任户部。放屁油裤裆的差事也就罢了,据说还搭上京城八爷的线,与九爷、十爷相交莫逆,跟那些只在传言中出现的大人们相交莫逆!
权助财运,而今,半个江夏镇都是刘家的,江夏镇的富庶也是刘家支撑的,看着黑影中影影绰绰的一排排库房,任谁也知道这几十年的努力是羡慕不来的!
大伙嘴里的有福之人不仅仅是高寿八旬的刘老太爷,自然也包括在京都呆腻了,回家散心又添了小少爷的刘八女。
刘八女此刻就躺在池塘树荫下的凉椅上,他本就是个胖子,心里有火自然更不耐热。
被姐夫打发回江夏镇已经两个月了,世子的富贵逼人让倒他体验了八爷的翻云覆雨手。虽说恭手奉上两百多万两银子,去财免灾未尝不是种祸之门。
经营这么久伯伦楼,他何尝不知道那三位爷的贪婪成性,更莫说姐夫那句“留条根”的警醒之语,不管哪位随便一张条子怕是刘家就能死的不明不白!
心有危疑,他干脆在江夏镇大兴土木,将整个镇子分成了“外三院”与“内三院”。外三院便是那些穷苦之人,白天做佃户,晚上巡街道,大手面的银子撒出去,尽收人心。内三院则是由老爷子这些年收养的孤儿们居住,家家口口都是受过大恩的,即便真有什么事也会出死力。
六层院子建起来,总算踏实一点,至少他不用担心有什么“真假毛贼”了。
此次为老爹做寿顺带为儿子庆生,他最心底的想法就跟冲喜差不多:用大喜庆驱祛心里要发霉的晦气!
“老八,老八,大喜事啊,大喜事!”大呼小叫找来的是他的三姐夫阮必达,牛高马大的很是健壮,本是绿营管带,今日老太爷做寿才去了戎装换了一身蜀锦长衫。人到近前,伸手就去拉刘八女,“快些起来,老神仙来了,点名要你去呢!”
刘家人嘴里的老神仙只有一位,那就号称学道三百年,为八爷相出“八大王”,并入主白云观的张德明。当年为刘老太爷留下“积福”一语的就是他,这倒也能解释任伯安为什么能将他带到八爷胤禩面前了!
“真的?”刘八女一跃而起,百计皆无自抱佛教,无语问苍天,唯有求鬼神,他确信老神仙来了自能除心头阴霾。心急却忘身,庞硕的身子骨哪能做一跃?踉跄几步,一头抢向地面,就算阮必达手疾,脑门上也难逃一个鼓包,紫红紫红的渗出血珠!
“我说老八,你说你急什么?瞧这——大喜的日子难不成还要捂着?”
“我这不是急着等老神仙祛晦气么?”坐在地上的刘八女哼哼唧唧,看看手上的血渍,好悬眼泪都下来,“疼死我了,姐夫,你说这不祛邪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