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遗嘱 (二)(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神捕乱宋 !
“那么说,您是将它看成是您伯父对您公正的挑战了?”小鱼儿心忖,还是同窗,脾气还是真执泥。
“这正是我的看法。”罗美女露出俏皮的一面,这到真像陈少卿?
“这样,当然是需要另一种解释了。”小鱼儿沉思着说,“在这所老宅院里,您的伯父肯定在什么地方藏好了一笔现金;要么就是他在什么地方藏有另一份遗嘱。他给您一年的时间来考验您的智慧,让您在此期间找到它们。”
“千真万确,小鱼儿。我听少卿说你很聪明,所以我来拜访您是出于对您的敬佩,相信您的智慧会比我的更起作用。”
“哈,没有想到少卿姐姐竟然这么推崇。”小鱼儿笑道:“啊哈!不过您这样做是十分明智的。我的非凡智慧就要为您效力了,难道您自己就没做什么搜查吗?”
“只是仓促地搜查过一遍,不过,我对伯父的不容置疑的能力怀有由衷的敬意。我不会简单地认为这是件容易的事儿。”小鱼儿看着罗美女的表情,说道:“您是否将那份遗嘱带来了?”
罗小姐将一份文件递到了桌子这边,小鱼儿看了一遍,自己点了点头:“这份遗嘱三年前立下的,日期是三月二十五日,时间也标了出来——”巳时——这倒是很耐人寻味的。这样,调查的范围就缩小了。肯定还有另外一份遗嘱。我们必须找 到它。即使是小半个时辰以后立下的另一份,也足以便这份无效。好了,小姐,您摆到我面前的这道难题很有挑战性, 它需要我开动脑筋。我愿意竭诚全力,为您圆满地解决这一。难题。尽管您的伯父是位能力非凡的人,他的智慧也不可能超过我吧,哈哈!”说实话,小鱼儿的自负向来是毫不掩饰的!
罗小姐高兴道:“那就太好了。”
小鱼儿问道:“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呢?”
罗小姐道:“目前我手头并无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今晚就动身到‘庄园’去。照料您伯父的那位农夫和他的妻子一定还在那里吧?” “是的。他们是郑夫妇。”
正在这个时候,马小玲与巧儿突然杀了出来。只见两人面目怒气,一点儿也不淑女的样子,指着罗小姐,问道:“她是谁啊?!”
小鱼儿冲着罗小姐尴尬的笑了笑道:“这我朋友?”
“不是。朋友。他是我们相公。死三八,你识相点儿不要勾引有妇之夫?”马小玲性子野,什么话都敢说。
“你别误会啊?”小鱼儿冲着罗小姐说的。于是将小鱼儿拉到一旁解释。罗小姐只是笑了笑。
第二天上午,小鱼儿开始了搜索。小鱼儿是前一天的晚上很晚才到达“庄园”的。郑夫妇正在为迎接我们做准备。这夫妇俩都是令人愉快的人。丈夫皮肤粗糙,面颊红润,就像存放过久而萎缩起皱的甜苹果;妻子身体粗壮庞大,神情镇定。
小鱼儿乘坐马车来到罗家庄。由于旅途劳顿。在晚饭用过烤鸡、烧饼之后,我们立刻上床就寝。现在,我们刚刚用完丰盛的早餐,正坐在一个很小的屋子里。这是罗先生生前的书房兼起居室,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一摞一摞靠着墙摆放非常整齐;一张硕大的皮革摇椅清楚地表明这是它的主人经常来休息的地方;桌子.对面靠着墙放着一排磨破了印花棉布罩的小沙发;紧靠窗户下面的那排座椅也罩着同样的褪色印花棉布罩,样式很老。
“啊,小玲,”小鱼儿对小玲说道,“虽然我已经粗略地观察了这所房子,但我倾向于认为在这所房子里还是会发现有用的线索的。我们得很仔细地检查一遍书桌上的这些文件、纸张,当然,我并不指望能在这里面发现那份遗嘱,可是,那些明显无用的纸张很可能会掩盖真正藏遗嘱的地方,它们会为我们提供找到遗嘱的线索。但是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些情况。请你摇一下铃。”
铃铛?马小玲抬头一瞧,果然在上面看着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拴着一个铃铛 马小玲照他说的摇了铃。等着有人听到铃声上来的时候,小鱼儿正来回在房间里踱着步,用充满赞许的目光打量着周围。
“这位罗先生是位办事极有条理的人,你看看,这些文件摞得多么整齐规矩呀;还有每个抽屉锁里插着的钥匙上部贴有象牙色的小标签——这样——靠墙放着的那个瓷器柜的钥匙上,也贴着这样的标签。瓷器柜里的瓷器摆得多么井然有序呀,它看起来使人赏心悦目。这里没有一样东西安排得不合条理。眼睛无论向哪儿看,都感觉很舒服——”
他说着,突然停了下来,他的眼睛停在了这张书桌的钥匙上,这把钥匙上带着一个脏兮兮的信封。
小鱼儿看了,皱了皱眉,将钥匙从锁中取了下来。在信封上有一行很潦草的字迹:“卷盖式书桌的钥匙”。这与其他钥匙上整洁清晰的字迹迥然不同。
“奇怪的字迹,”小鱼儿皱着眉说道,“我敢发誓,这绝不是罗先生一贯的做法,可还有谁到过这个房间呢?只有罗小姐。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这位女士做事也是非常有条不 紊的。”郑福听到铃声走了进来。
“您可以将您的妻子也叫来吗?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 郑福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回来, 郑福太太边走边在围裙上擦着手,脸上闪着兴奋的光芒。用了不几句话,小鱼儿便讲清楚了他这次来的使命,郑福夫妇立刻表示同情。
“我们不希望看到罗小姐失去她应该得到的东西,”这个女人明确表示,“如果让官府得到这些财产,那是非常残酷的,我是说对罗小姐来说。”
小鱼儿开始提问了。是的,郑福先生和太大很清楚地记得为那份遗嘱做过见证人。郑福还按吩咐到附近的镇上去。买了两份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