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大明皇长孙 > 第445章:对朱高炽的看重

第445章:对朱高炽的看重(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公公叫康熙 叶辰萧初然 重生似水青春 心魔种道 高山牧场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大明之雄霸海外 神话版三国 我当皇帝那些年 海贼之苟到大将

他在监国时期赈济灾民、开垦荒地、修筑堤坝、解决漕运、在全国扩建粮仓还能为朱棣北伐提供有力的补给保障对发展永乐盛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后来的仁宣之治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明史》称朱高炽监国时期为: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最后一句的“朝无废事”就是对朱高炽监国的最大认可二十年的太子十年的监国最终却换来了朱高炽一年的皇帝命。

而就在徐仪华和朱高炽讨论太孙的时候朱英也在寻思跟随去辽东的人选。

去辽东不仅仅只是打仗还要有发展。

所以这次去大军武将不能少能臣官吏也缺不得。

尤其是在内政这块。

可以想象到了那个时候朱英的主心骨定然是在对战之上所以必须要有这么一人都能帮助自己稳定后方。

只是短暂的沉思朱英就想到了在北平就交好的堂弟朱高炽。

其实朱英倾向于朱高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思想上的认同。

尤其是在对待百姓这块。

历史上的朱高炽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很好他没有朱棣的心狠手辣也没有兄弟朱高煦的风流倜傥肆意嚣张。

他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政治举措倡导以民为本发展生产不但打破朝廷严酷的政治氛围还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树立了极好的亲民形象。

朱棣于执政时期尤为重视功勋尤其是因为得位不正的关系一直渴望裂土扩疆证明自己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在位时期南征越南北伐蒙古是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而每一次军事行动的背后都是老百姓在替朱棣买单。

朱棣如果不是有一个好儿子朱高炽二十年干太子、十年做监国地帮他运作着永乐盛世恐怕他也不会那么频繁地能对外用兵。

纵观大明一朝的奇葩皇帝很多但是朱高炽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仁厚之君一位明君。

这也是朱英对其最为欣赏的地方。

在朱高炽内心还在纠结的时候一名宦官入了燕王府。

“遵太孙殿下令旨召大王子朱高炽入坤宁宫觐见。”

手捧令旨的朱高炽心里头有些复杂不过徐仪华很是开心这说明太孙没有忘记这个堂弟。

在娘亲的嘱咐中朱高炽便随着宦官上了马车直奔坤宁宫而去。

便就是在这个时节倭国那边神风将领。

大多数的明军将士都是生活在内陆之中可以说八成的将士从未接触过台风。

剩下的两成便是生活在大明沿海。

飓风降临最先登陆的地方便就是九州岛南部。

这个地方也就是明军最初登陆的地方。

如果没有冯胜下令让所有的船只都回去运粮顺道避开飓风。

恐怕是在这个时候都要如同曾经的蒙元一般大部分的战船毁于一旦。

在没有探测方式的如今没有人知晓这次的飓风将会有多么的勐烈。

冯胜站在矮小的城墙上看着远方那使人惊骇的一幕心里头不由生出敬畏。

“叔父快去地窖躲着吧这般飓风的规模我问过倭人了比之曾经还要来得更为勐烈啊。”

冯诚在倭国矮墙上一边看着远方不断蔓延过来的昏暗一边劝说着。

“再等等我要好好看看这倭国的飓风可是跟我们大明沿海来的飓风有着怎样的区别。”

“放心我自有分寸在飓风来之前自然会去地窖躲避。”

冯胜开口说道眼睛看着远方一眨未眨死死的盯着。

因为在冯胜的心中非常的清楚通过对倭人那里的了解得知在倭国飓风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每年飓风出现的时候首先来的便是九州岛。

可以说整个九州岛每年都会被飓风给肆虐一遍许多长年生活在九州岛的倭人百姓甚至对其早就习以为然。

“既然叔父未走自然没有侄儿先行离开的道理。”

“侄儿便在此等候你叔父一同进去吧。”冯诚斩钉截铁的说道。

冯胜倒也没说话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远方的飓风。

还有越来越大的强风连在空中都吹得呼啸作响。

而远方飓风已然是越来越近。

只见那惊鸟疾呼怖兽辟易。飞鸟惊呼禽兽走避。

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

不一会工夫忽如野马之脱缰健飞之水鸟人人掩面而屏息。

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

少许大风至摧屋破户揭瓦噼窗击打巨石揉拔树木势如翻海响震乾坤。

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

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虎豹慑骇鲸鲵牛蹙。

吞泥沙像卷纸摧枯拉朽破崖壁。像万马齐奔又好似千车竞逐。虎豹惊骇鲸鲵奔逃。

此时冯胜和侄儿冯诚的眼中已然是满眼震撼。

在天地之力的面前人力显得如此渺小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