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1 / 2)
薛仁贵率军经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
薛仁贵留郭待封率二万人守护辎重于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的切吉旷原)。
随后薛仁贵率军轻装奔袭。在河口(今青海省玛多县)大败吐蕃军队。
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
但郭待封不服军令擅率后队继进。
吐蕃军以二十余万军队发起攻击击败郭部唐军辎重尽丧。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
吐蕃军与唐军对峙到八月主力齐集后钦陵指挥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唐军。
薛仁贵在无险无粮的情况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最终薛仁贵被迫“与钦陵约和而还”。战后吐蕃军占据了安西四镇。
唐朝被迫将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被吐蕃彻底吞并。
是役唐军十万精锐损失殆尽!
唐仪凤三年(678年)的安西之争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仪凤二年(677年)又被吐蕃控制;仪凤三年唐朝与吐蕃青海湖之战唐军十八万被吐蕃打的惨败!是役唐军伤亡近十万!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的青海防御战长寿三年(694年)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打败吐蕃大将勃论赞刃和吐蕃拥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入侵临洮王孝杰作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娄师德为副手出击吐蕃交战于素罗汗山败于论钦陵、赞婆兄弟。是役唐军又是十万将士伤亡。
以上三次大唐与吐蕃的战略决战三十万大唐铁军饮恨沙场。
而后。天宝十一年(752)南诏与唐间的第一次天宝战争开元二十七年(739)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迁都太和城。建立了南诏。南诏政权的确立。
唐朝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唐朝所以支持南诏则是源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控制权。南诏建立之初皮逻阁奉行对唐和好政策唐朝抵制吐蕃的目的部分实现。
但由于边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南郡太守(原姚州都督已改州为郡)张虔陀狂妄昏庸无视吐蕃咄咄逼人威胁的存在一味抑制南诏致使矛盾激化。
天宝七年(748)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张虔陀先是利用阁逻凤是皮逻阁继子。企图在王位承袭上用皮逻阁嫡子诚节取代打击亲阁逻凤势力。张虔陀还派人辱骂前来谒见的阁逻凤甚至侮辱随同前来的阁逻凤妻女。
阁逻凤又闻鲜于仲通已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军云南终致逼反阁逻凤。
天宝九年(750)。南诏兵先发制人出兵攻下姚州杀张虔陀。
次年鲜于仲通率大军进抵曲靖。
阁逻凤本意并非要与唐决裂此时遣使谢罪请和表示愿遣返俘虏赔偿损失。南诏使者陈诉:“如今这些事张虔陀狂妄昏庸才使得南诏和大唐生了嫌隙。如今吐蕃的赞普坐看我们交恶。还派人来威胁南诏和利you我。如果南诏和大唐再这么争执下去恐怕吐蕃就会蚌鹬相争渔翁得利了。今天我拜请唐国居存见亡在得思失。我可以将攻下的姚州二城还给大唐希望得到大唐的谅解。如今吐蕃大兵压境如果得不到唐国的应允我只能归附吐蕃了。如此云南之地再不是大唐所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