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理解有误(2 / 2)
“那弘儿可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贺兰敏之笑着问道。
李弘一本正经,似乎是在向着圣贤致敬一般:“为君者,当秉承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当秉承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当为文景之闲,切不可为始皇之虐。当以民为水,以君为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李弘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有一盏茶的时间,贺兰敏之就在那儿静静的听着。不得不说,他还真是博闻强识。对于这些治国的理念掌握的是极为娴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章句》’
‘文景之仁,始皇之虐出自《史记》’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出自唐太宗《帝范》’
他没说一句,贺兰敏之的心里边儿就会想出这句话的出处。上至圣贤经典,下至李世民的著作...里边凡是涉及到帝王的治国之策的,他全都有所采纳。并且将他们背下来熟记在心。若不是自己这些年对于这些古人的经典真是下了大功夫了,说不定还真是有些东西被他拷问住了。
这些东西说的都对,圣贤的话哪有不对之理。但是它们从李弘的嘴里说出来就是最大的不对。
孟子的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能够从一个储君的嘴里说出来的吗?朱元璋曾经看到这句话,直接将孟子从圣贤庙中移除,有明一朝都不在祭祀孟子。李弘竟然还觉得他说的对,这就是天大的不对。可是贺兰敏之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
毕竟千古以来,这圣贤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秦典籍几乎全部消失殆尽。法家的著作之中,论述君主的一部分书籍更是成了天下君王的禁忌。先不说能不能流传下来,就是真的有所流传贺兰敏之也是绝对拿不到的。
没有其他家的学说来反驳这些儒家经典,贺兰敏之也不敢骤然胡说。万一李弘一时没忍住把自己的异端邪说给于志宁说了,这个老家伙即便是拼了自己的老脸,豁出自己的老命,也要把自己这个异端邪说从太子身边儿弄走。
而且...贺兰敏之也真的没啥好的理由去反驳。就拿李世民的那句话来说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对百姓仁慈,不可用之过度。但是李弘恐怕就曲解成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了。对此,贺兰敏之真的表示很担心。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绷着小脸儿极其认真的李弘,他突然觉得或许这项工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或许想要改变这个从心底里就仁善的李弘,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不知道李治是不是对于儒家的教导有所不满,所以才把自己派到李弘的身边。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或许不是那么简单了。真是不知道高高在上的那位帝王究竟有没有发现这个状况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