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图穷匕见(1 / 2)
“琴姑娘这话未免说的太大了吧?你才多大年纪,这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怎么可能都走遍了?莫不是欺我等不知市面?”薛宝琴还没回答,贾宝玉就一脸不信的说道。
贾宝玉这话虽然不客气,但也说的有理,薛宝琴也不过十四五岁,抛开她小时候那几年,从懂事起就游历四海,也不可能短短几年走遍天下。
“小女子只是商贾之家,行走天下又不是游山玩水。我家打造了一辆马车,车上有被褥炉灶之物,我与父亲时常吃住都在车上,也不用寻店住店,时间上自然充裕许多,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家,几年下来便走了许多地方。”薛宝琴没有生气,还耐心的解释起来。
贾宝玉等人还是有些不信,那马车才多大,而且还要带上炉具锅碗,那日子定然很苦,他们锦衣玉食自然不太相信。
薛宝琴都这样解释了,旁人还不信,她也不知该如何解释了,一时间也难免有些尴尬,不过此时沈行知突然开口,正好又化解了薛宝琴的尴尬。
“听了宝琴姑娘的故事,本侯倒是想到一首于梦中听高人所作之诗,本侯便借花献佛。”沈行知大声说道,而后直接提笔就开始写。
薛宝琴感激的看了沈行知一眼,其她人有些意外,贾宝玉更是有些不屑,因为沈行知说的是梦中高人所作,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写的诗。
但有几人却觉得这是沈行知故意之言,或许是谦虚,也或许是先给自己找台阶下。
至少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沈行知和这些人身份悬殊太大,若是作诗太好,未免有些以大欺小,若是明显太差,面子上又不好过,这样一说便堵了有人故意借此嘲讽。
很快沈行知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并不出名,但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圣人儿时所作。
全诗只有四句: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注:王阳明12岁所作《蔽月山房》)
“表哥的诗意境高远,更是饱含哲理,且浅显易懂,这是难得的佳作啊!”林黛玉刚一看完就忍不住赞叹,她是真的很佩服沈行知,现在见到这首诗就更佩服了。
另一边薛宝琴更是一脸感激,她明白沈行知这首诗大有隐喻刚才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一幕,自己讲的是事实,但贾宝玉等人不信,就像是这诗中表达的,只是自己眼界太小,看到月亮比山小,就觉得山大过了月亮。
“侯爷大才,小女子佩服!”薛宝琴由衷的躬身一拜,倒是有几分辛遇知己的感觉。
薛宝钗李纨等人也看出了这首诗的意思,像李纨妙玉这种心中不觉有些羞愧,只觉先前是自己肤浅了,不该质疑薛宝琴的经历。
“倒是浅显易懂,可遣词用语未免太过平常了。”贾宝玉一看沈行知不顺眼,那就自然看这诗也不顺眼了。
不过贾宝玉点子找的也对,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什么典故,感觉读过几年书的都能写出类似的。
沈行知笑了笑,也不去辩驳。
诗的类型有很多,王圣人这首儿时之作确实算不上千古名篇。但仁者见仁,要知道王圣人写这首诗时,时代背景可还是天圆地方。
气氛到此难免又有些尴尬,不过好在还有薛宝钗这样的人在,她感觉有些对不起沈行知,这首诗其实已经很好了,但贾宝玉鸡蛋里挑骨头,也确实让沈行知面子有些难堪。
于是薛宝钗就连忙问道:“侯爷胸怀非我等能比拟,不知侯爷此诗作何名?”
“诗名《蔽月山房》”沈行知随即答道。
接下来诗会基本也算结束了,沈行知感觉或许自己在这里有些让这些女孩放不开,便起身说自己还有些事,提前离开了。
众人起身相送,林黛玉自然说要送沈行知离开,两人便先离开了栊翠庵。
不过刚走了没多远,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侯爷请留步。”
沈行知和林黛玉都回头看去,竟然是薛宝琴跑了出来。
“宝琴姑娘还有何事?”沈行知可以肯定这个薛宝琴有问题,但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切如常。
“刚才多亏侯爷解围,特来谢谢侯爷。”薛宝琴一路小跑过来,她说话语气平稳,没有一点气喘吁吁的样子。
“不会就为来说一句谢谢吧?”沈行知忽然大有深意的说道。
薛宝琴闻言一笑,而后大方的说道:“若只是口头感谢,未免太没诚意了,小女子是要告诉侯爷一个消息,或许对侯爷有用。”
沈行知一下来了兴趣,薛宝琴是红楼梦里配角中的配角,而她竟然说知道对自己有用的消息,这可就有意思了。
接着薛宝琴就直接说道:“几日前小女子收到家父消息,里面提到了一件事,因为我家也有一支往来于中土和漠南的商队,听闻卫特人在漠南发现了一处遗迹,里面有一种可让人修炼后力量增长数十倍的方法,如今卫特人开始大量修炼,一些资质好的卫特人,已经能徒手裂石,搬起上千斤的重物了。”
薛宝琴的这个消息很魔幻,听得林黛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如果卫特人都变成这样的超凡猛人,那天下迟早是卫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