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先问风水(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宋私生子 !
() @@@@@
负责扩建东京城的提举司正式成立了,于是杨逸身上又多了一个提举的官职。
他自己对建城的具体事务不是很了解,但这不要紧,杨大学士手下并非没有人才,沈清直第一个便被他拎了过来,没错,就你了,谁让你爹是科学家,你也是科学家呢。
甚至具体选什么人充实提举司也一并交给了沈清直来挑,因为治理黄河有大功,沈清直如今已经迁为工部右侍郎,四品的高官了;
他能有今rì,全靠杨逸一手提拔,而且杨逸还为他老子正了名,这份恩德没得说,杨逸但有差遣,自然是任劳任怨地去完成。
杨逸接下了扩建的差使,当然也不能太掉以轻心,他找来了东京城的所有资料,自个在学士院里先熟悉熟悉,这样也能做到心里有个底。
实际上东京城已经不是第一次扩建了,现在的东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外城,共有三重城垣围护。 ..
内城; 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周长20里155步,共有10个城门,2个水门。
到了后周在此建都后,开封城空前繁华起来,狭小的内城不堪重负,于是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扩建了外城。
外城的平面近正方形,南北长7.5公里,东西长7公里,有12座城门和7座水门。城墙高4丈,宽5丈9尺,有12个城门。
城外有著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30多米。沟边多栽垂柳,chūn夏之时柳丝飘拂。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东京城的布局,基本上是继承隋唐以来的传统。但与隋唐的长安、洛阳又有所不同,它不象长安和洛阳那样,是在有完整规划和设计下建筑起来的,而是在一个旧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
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众多,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这些对东京城的布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东京城的主要街道是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从宣德门至南薰门;从宣德门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封丘门一直延伸到永泰门,从州桥向东经丽景门至阳门;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至顺天门。这4条街道称为“御路”,为皇帝出入所经。
城中街道宽窄不一。窄的街道宽二十五步至五十步;
宽的象宣德门前的御街宽二百余步,约300米,实际上是一个宫廷前广场。
但御街长度只有千步左右,也就是大概1500米长这样,两则分布着六部衙门。衙门前是各种小贩摊点,这可谓是东京最大的特sè,别说六部衙门了,就是两省外头也布满的各种店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东京商业太繁荣了。已经难以做到象唐朝长安那样,把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的划分出来,不管外城和内城,都是居民区和商业区混杂在了一起。
不光是这些有铺面的商栈。沿街沿河还有大量的临时摊点,甚至很多小船也被改造成了流动商店,岸上则有一种叫车船的。用牲口拉着沿街游行,车船上商品应有尽有。吆喝声此起彼落。
除了商业繁荣之外,京中权贵云集。富商巨贾之家无数,这些豪富之家有钱有势,所建豪宅占十数亩的比比皆是。东京城就那么大,于是“侵街”现象rì益严重,街道远不如纸面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宽。
有的街道原本有二三十步宽,但你侵一点,我占一点,最后就变成了狭窄的小胡同。倒是很适合那些偷情的男女。嗯嗯,杨大学士好象、似乎就在某条小胡同里风流快活过。
问题是街道不是用来给你偷情的,如今东京的街道处处交通堵塞,如此狭窄的街道,房子又多是竹木结构,一个失火就不得了,城内虽然百步就设一个潜火铺,并设有专门的瞭望台,但失火之后,却往往扑救不了,狭窄的街道也起不到隔离带的作用,有时一烧起来就是几个坊全部付之一炬。
杨逸进京以来就经历过一场火灾,那次是人为的纵火,庆幸的是那夜下雨了,火势得到了控制,才没有造成大面积的损失。
现在既然要扩建京城,这些问题就必须得考虑到。
沈清直很快就似定的扩建提举司的官吏名单,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名单,由二十个各级官员以及八个在建筑方面经验丰富的工匠组成。
杨逸一纸公文递上去,这二十八个人就全进了扩建提举司。
在人员调派方面,章惇并没有再故意作梗,他提议让杨逸来筑城,除了有试探之意外,也确实认为杨逸有这个统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