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启之人生征途 > 第十七章 武侠小说

第十七章 武侠小说(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战神 历史名人再就业指导中心 明朝攻略手记[穿书] 请叫我救世主 千娇百宠 丹田有点田 悍宝无敌:庶女娘亲要翻身 重生之食神天下 噩梦乐园 31天新娘:冷枭的薄情毒妻

最快更新重启之人生征途最新章节!

1981年7月,《武林》杂志在五羊城创刊,创刊号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这是大陆新时期有记载的第一次正式刊载金庸小说,是港台新武侠小说正式登陆内地的标志。

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内地公映,迅速风靡全国,以一毛钱的电影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使大陆武侠热的烫人。譬如,无数少年为了个武侠梦,离家出走奔赴少林寺。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1983年拍摄的《射雕英雄传》被引进内地,顿时引起观看狂潮,热度波及全国。

随后,梁羽生、古龙、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萧逸、柳残阳、陈青云…温瑞安的作品均都闯入大陆通俗文学市场,加之,港台武侠剧在大陆的陆次播出,还有武侠电影的迭起,构成了武侠这一题材的鼎盛。

现在正是武侠文化的黄金时期,重生者张小寒当然想分一杯羹。另外,这也与张小寒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孟家坨村虽在行政上隶属于文风昌明的辛庄子镇,但它在民风上更趋向于毗邻的悍勇尚武的杨店子镇。村中男性大多会几手把式,这其中的缘故在于杨店子镇的地理位置在古时孟家坨灌溉农田的唯一水源——安水上游,双方为了争水经常发生械斗。争水的胜负直接关系到生存,所以孟家坨自古习武成风,据说由先祖重金求得的一套查拳已在村子里相传百多年。

经过多番的思索酝酿再结合目前自己的状况,张小寒最先选定的武侠小说是小椴的《借红灯》、《刺》两个武侠短篇。来投石问路于荆楚前世曾创刊武侠版的《古今传奇》杂志社,张小寒想用短篇和中篇武侠小说先和这后世的杂志巨头拉一拉关系,因为他不确定现在的杂志社有没有胆子连载一个籍籍无名的农村少年未写完的长篇武侠小说,因为他最想抄袭的《昆仑》、《英雄志》,这可都是百万字以上的大部头。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张小寒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早晨五点起床,跑步到父母墓地说几句话再折返回家;洗漱吃饭,就开始码字;中午吃完饭小憩半个小时,就又开始码字;晚上依然码字,二十二点在院子里打一趟拳,然后洗漱睡觉。总之,就是码字、码字、码字!对于一个生于七零年代,长于八零年代的农村少年来讲,能有这种投入低产出高的码字能力,或许都会竭尽所能吧!

天空中的皎皎圆月清冷的光辉洒满大地,中秋节到了!

正如迟志强所唱,“往年是人全月不圆,今年是月圆人不全”。墓地里摆好供品、烧完纸钱的张小寒把一瓶酒泼洒在父母墓前,还给父亲点燃了一支烟,默默地说,自此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张小寒的心情已不复刚重生时的悲戚,转归于平静,毕竟前世已经流了太多的泪水。

《收获》杂志社回函到了,张小寒打开包裹,里面是两本样刊和一封信。

一看到样刊,张小寒马上就不淡定了。

“献给经过苦痛所磨难却依旧保持着理想与信念的一代人

一代人—张小寒”

不要这么牛逼吧!

编辑是逗逼吗?

这么著名的有影响力的诗,他竟然就敢以自己的名义就给发表了。

妈呀!巴老还给写了题记。

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得了健忘症?

那审稿的人怎么审稿的?

……

张小寒急匆匆的打开了那封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