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收割水稻(2 / 2)
“我们全家逃过来时,在路上我爹说出去找粮食,出去就没回来,我娘和我才一岁的小妹,就跟村里一块出来的一个单身汉走了,都没告诉我……,要不是杨哥,我能活下来才怪!”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一气,李杨心里却沉甸甸的,这都是谁造的孽啊!自己当初招这些人,也没想过活人性命啥的,纯粹是因为需要人做事,没想到倒成了菩萨了!
抬抬手,压下大家的倾诉,李杨强自笑笑:“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家就当是一个噩梦,就别再去想了!我在这里丢句话,大家再帮我做事情,我就保证我有一口吃的,大家就不会饿着!今年的红薯出来,还有麦子,玉米,吃的就少不了!要是今年冬天不冷,明年我估摸着,会有蝗虫!到时候大家还要齐心点,扛过去了,我们才有好日子!不过大家也不要太担心,蝗虫这玩意,也是能吃的东西,味道还不错,大家到时候收集了就是!今年我也会多储存粮食,保证饿不到大家!我相信,只要大家伙儿齐心合力,我们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到时候,大家都找了媳妇,生多点娃娃!”
这是李杨第一次提到蝗灾,不过庄里的农户都没有惊惶,他们早就从李杨的措施中,猜到了一些大概,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听说以前太祖的时候,就碰到过蝗灾,当时天下的老百姓都害怕,说是天降灾祸,是蝗神发怒,结果还不是让太祖给防治下来了,为此太祖还亲自吃了蝗虫呢!蝗虫也就是一种虫子,没什么可怕的!
大家又说了几句,没有人再提那些悲惨的事,大家都憋着一肚子劲,为了自己的好日子,为了大家伙儿的好日子,也为了杨哥为大家的付出,就拼了吧!
吃完早餐,喝完水,大家又下田,接着先前的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等到田里的稻谷剩不了多少了,工地上叫了人,送过来新赶制的板桶,其实就是半人高的大方盆,都是用厚木板钉合到一块,虽然看上去笨重了点,但应该很耐用。工地上一下子给制造了八个出来,送了过来。
留下了几个人继续割谷,其余的人按照李杨的吩咐,四个人一组,推了板桶下田,两个人负责在板桶边壁上摔打,把谷粒撞落到盆里面,还两人就递上摆在田里的稻谷,顺便把甩完谷粒的稻草聚拢在一块。这活也没有太多技巧,主要是靠着力气,对于这样的事情,这些青皮小伙子干起来正是合适,都是吃过苦的人,只要吃饱了饭,力气是不缺的,也不会偷懒耍滑。
等到板桶装了一半,沉沉的难以推动了,自然就是拿了扁担箩筐,一担担的送回家里,暂时就堆在住宅门口新建成不久的水泥地面上,水泥地面早就有人打扫的干净了,也不需要人看守,庄子里面还没有手脚不干净的人。
一担接一担的稻谷,被堆到水泥稻场(稻场是湘省的一种说法,就是晒谷场的意思)上,渐渐的,稻场上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老实想着要知道亩产,就拿了大秤,去称量了几亩,结果让李老实都惊呆了,亩产居然都达到了1500斤以上!比他先前估量的1200斤还多了许多!李杨倒是没有太大吃惊,不过也有些意外,1500的亩产,和前世的亩产比起来,貌似还多了一点!前世这种稻谷种子,貌似也就是一般650公斤到700公斤的产量,估计是与气候和田地的肥沃程度,还有这个世界的病虫害少的缘故有关吧!
这个亩产已经让李老实和其他的人都快疯了!什么时候见过亩产这么高的主粮?这个世界的农业并不是很发达,甚至可以说落后,亩产一般也就是500斤,已经是算大丰年了,至于亩产1500斤,这要是在有皇帝的时候,应该要说是大祥瑞了吧!是妥妥要披红挂彩,大马游街的荣耀啊!
李杨很清楚,这只是偶然,种子也会退化的!就上前不动声色的扶一把激动的李老实,拍拍他的背给他顺顺气:“叔,今年的这产量可算不了准,这种子是我精选的,也就这一批!明年中,种子就会退化很多,能有个1000斤的亩产量,就算是老天爷照顾了!”
李老实半天才缓过气来,听了李杨的话,也不失望:“杨子啊,我种了半辈子田,不要说亩产1000斤,就是亩产七八百斤,也没见过啊!要是亩产一千的粮食,大家伙儿都能种上,这灾年,也就没什么事啊,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停了停,抹了把鼻涕眼泪,又道:“叔懂的东西不多,什么国家天下的大事,叔也不明白,但是叔知道,这粮食,可就是人命!这年月,多一点粮食,就能多活点人!叔知道你的难处,现在也不会逼你把这粮食传出去,但是你要答应叔,以后有机会了,要把这粮食,给放出去,这可是积德!”
李杨点点头:“叔,你放心,我就一直准备把这粮食推广了的!要不然那红薯,我就不会让人剪藤去栽了!”
李老实拍拍李杨,点点头:“你是个好孩子,杨子!好人会有好报的!”转身把满满的两筐稻谷用扁担担上,一声吼,利落的挑了起来,大步的走了。
李杨站在田边上,看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淡淡的喜悦,涌上了心头:“我要的,就是在这种幸福啊!”
看着不远处满身泥污坐在田埂上休息,全然没有一点潇洒感觉的李白,走过去碰碰他:“兄弟,这景象,就不想做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