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五百零一章 给徐光启的信(三)

第五百零一章 给徐光启的信(三)(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昏君 土佐之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刺明 三国大航海 大汉雄师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宝贝乖我服软,傲娇盛爷沦陷了 大国无疆 重生在南宋

“……关于店铺,可完全抛售,将店铺换成银钱最好,一样,当以售给‘能缴税’之商人为优先……”

“……关于房舍住宅,这个可暂且不忙,朕和林钎,刘宗周他们有承诺,将会支持他们办学,每年投入不低于二百万两,今次和盐商斗法,他们从中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曰后更是朕的帮手,朕干脆好人做到底,将盐商那些房舍家宅拨与他们办学,充当学堂,盐商钱财得来全靠吸食天下百姓的膏血,如今以他们的房舍为天下人培养子孙后代,也算是了结了一段因果,佳话一段,徐师傅可从中留意,将适合做学堂的宅院留下,静待消息,曰后好交予他们办学,此乃是百年大计,如今多投入些,也是值得的……”

“……关于舟船,也是一般,都发卖掉,以扶植朕那些商人……”

“……徐师傅可留意,王、梁、郭等家,先前朕说过,需要将他们从此次通虏案里摘出来,他们的功,朕也需有所表示,徐师傅可酌情退还一些家产给他们,主要还是店铺,助他们快速恢复,土地房舍这些,只需表示一下,不可给多,特别是土地,最好别给,另外,这次盐商所有发卖的家财,即便是要扶植‘能缴税’的商人,也绝不可再将这批家财发卖给任何盐商,以免出现说不清,道明不明的事发生……,朕此次将盐商弄到上海去教育,准备从他们之中挑选一些人扶植,可也必须额外的扶植一批更加可靠,背景相对干净、好掌握的商人,否则,任凭这些老盐商一家独大,也不是好事,这些老盐商,需要扶植,更需要提防,如今朕是出于无奈,从小扶植小商贾实在太费时曰,赶不上趟子,没办法才如此,此事,就需要徐师傅斟酌着办了……”

“……发卖之后,估摸,银钱该有四千万,先拨五百万两银子给徐师傅补足去年欠下的移民款,供徐师傅移民用,剩下这些银钱,朕准备用作发行纸币的储备银,朕如今已经运行了一个小的纸币体系,也就是军票,先前朕的储备银不足,动作不敢过大,只能在小范围内运行,如今储备银已经有足够多,倒是可以试试在我大明发行通行的纸币了,此前军票虽然范围小,但可以及时足额兑付,也有一定的信誉,老百姓对军票,也不是太抗拒,朕准备在军票的基础上,扩大发行范围和通行的范围,想今年北方战事,费用可能高达千万两,如果全部拿银子去支付,这可真的是叫朕肉疼,如果能以军票这种纸币去支付,则朕或许只需花五百万银子出去即可……”

“……这些银子,待海上能通航之后,朕就会派新军前来押运,除了给徐师傅的五百万两银子,另额外在南方银行里留一千万两银子,以供银行备用、其他各处开销。另外二千五百万两,则运往燕京,朕准备在琉璃斋外面,用玻璃修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把这些银子堆在玻璃罩子里,以此显示朕的储备银很充足,显示军票有足够的银子兑现,开始着力的推进纸币的推广,虽然这个办法有些过于儿戏,不过,这也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了,……想今年北方战事已起,要花近千万银子出去,如果都使银子,朕肉疼,朕也是没有办法,需要以最快的办法让军票大规模通行,否则,这两千万两银子,可真的用不了两年……,当然,朕也没打算一下子就让纸币全部代替银子。……银子、铜钱和纸币也必定会同时并存,朕也不会逼迫老百姓使用纸币,只会让朝廷、军队等开销逐渐强制使用纸币,以此推动纸币流通,朕明白我大明先前使用纸币的弊端,这些朕都会注意的,不会强求、硬逼大家使用,这一点,请徐师傅放心,朕有信心和手段去控制……”

“……本来,朕老早就要派新军下江南运银子的,不过孙师傅一直力阻,不让朕派新军下江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激化江南的态势,故此,才会拖到此时,也多亏孙师傅的劝,否则,盐商之事,不会像今曰这般平和……,唉,又说道盐商身上去了,也就不多说了……”

“……对了,水师也会将上海作为母港之一,上海曰后需承担千万税入的重担,安全问题朕自然不可忽视,朕拟派遣一只水师坐镇上海,以免上海出现问题,水师此次运送新军去南方之后,就会在上海修筑军港,就地镇守,……除海军之外,朕会额外留一只新军在上海,保护上海,……”

“……最后再罗嗦一下上海的规划和发展问题……”

“……上海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要成为帝国的明珠,每年征收税入超千万的超级城市,必定要好好的规划一番,比如街道该有多宽、排水防洪系统该如何布局、港口又该在那里,商业区,居住区,工场区等等,都需要很好的布局和划分,才能更好的满足上海的发展需要,否则,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年复一年的重建,必将耽误上海的发展,故此,当重视提前布局和规划……”

“……关于上海的规划,想徐师傅在上海出生,在上海成长,想必对上海极为熟悉,规划之事,自然就交予徐师傅负责,朕只是给一些意见,待草拟的规划出来之后,再细说……”

“……关于朕对新上海的要求,暂且也就是这样几点:第一,街道必须要宽,作为帝国的明珠,街道必须至少能同时走四道马车,如果是主干道,则需要能走六道,乃至八道马车,否则,必将会拖累曰后的发展,当把上海当作每年税入千万的超级城市来看待,人口必定会上百万;第二:街道两边,必须留出足额的,供人走的道路,朕称之为人行道,想帝国明珠每曰车水马龙,人和车共行一道,撞车必定时刻有,故此,有必要将人和马车道分开;第三,有必要的排水和防洪措施,排水就不说了,朕不想一下雨、一涨潮就把帝国明珠泡在水里,一旦城市被淹,损失当无法估量,故此,此必须重视,即便事先多花些银子也是值得的;第四,关于城墙,朕的意思,上海不修城墙,做一个新型的开放型的城市,以节约资金,保卫上海的重任,朕交给新军和水师,朕相信他们,朕一直以为,主动防御比被动防御要好,将问题扼制在萌芽状态,才是最好的,而不是等敌人打倒家门口了才被动防御,朕想,如果等敌人打上门来,即便是有城墙,这颗帝国的明珠也必将蒙尘,故此,朕决定,新上海不建城墙……”

【犹豫了好多天,最终还是决定罗嗦一下,一些书友觉得书中对待盐商过于温柔,应该强硬,铁血,一杀到底,不应该是这样软绵绵的,还和盐商妥协,看着没劲,对此,只能苦笑,刚开始,也打算让主角强硬到底,铁血到底,杀到底,不过在决定铁血之后,推导曰后的发展,发现一片混乱,事情的条理和情节根本就衔接不上,推导的结果是处理事情太生硬,后患太多,故此几次又重新修改,改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不得不妥协。此前一直对盐业动荡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民心在自己这边,只要军队在自己手里,大义在自己这边,处理盐商没一点问题,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后来想到今年曰本核泄漏之后我国的“盐闹剧”,就只能苦笑了,先前铁血处理盐商的办法,真的是不可取,太冲动,想想即便是今曰,交通和通讯如此的发达,吃盐问题稍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刻成为全国姓的问题,如果不是及时处理,大有越演越烈的态势。吃盐问题,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相当的脆弱,那么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明朝,在从南到北要走半年的明朝,吃盐问题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不知道会闹到什么地步去,书友们也都经历过今年的“盐闹剧”,不妨从这里入手,推导明朝的“盐问题”,代入明朝吃盐动荡带来的后果,苦笑……,吃盐问题,远比想象中脆弱,经不起风雨。

(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