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四十二节 测试

第三百四十二节 测试(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之无上至尊 库洛牌的魔法使 五代梦 三国之无赖兵王 农门小娇妻 覆汉 绝世剑神 极品驭灵师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至尊龙帝陆鸣

他想了想自己看过的资料历史上张溥对这件事很上心――毕竟是他自己家乡的事情。当时他提出的办法是将太仓的应送京师的漕米就地拨给太仓卫和镇海卫的军米。这样就免去里漕运耗米的巨大开销。对减轻百姓的负担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而去有一定的操作性。赵引弓认为从张溥提出的这个办法来看他还是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的单从现象上看易花买粮的过程中有人操纵粮食渠道造成花贱粮贵的局面加剧百姓的负担应该从粮食流通渠道入手解决。但是张溥却看得很明白根子不在粮食价格上而在于漕运环节中的巨大损耗――特别是白粮。

白粮北运采用得是所谓的官督民运的方式由解送的粮长雇佣船只准备资材将粮食从运河运到北京。从在乡领取运粮的贴费开始到沿途过关讨闸最后到京师入仓每个环节都要支付无穷无尽的规费。

一名粮长解运的白粮不到五百石但是每一石的运费:宣德时每为三石左右至成化时已经升至三四石;正德、嘉靖时已升至四五石;到万历时以五六石为常甚至有的飙升到8石。至崇祯时粮解一名费银竟然可达1500两。

这样正耗和“花销”加在一起每石白粮的运费几倍乃至十几倍于正赋。百姓为了完粮就得超额准备大量的米粮对外来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加剧里粮价的进一步上涨。

只有将这超额的“损耗”设法予以消除才能真正的减轻百姓负担。赵引弓想就张溥所处的时代来说这也算是在现有体制下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了。

但是赵引弓知道这个可操作性很强的做法最终还是遭到漕运方面的反对而失败了不仅如此连上奏此事的知州刘光士也遭到了降职调任的处分。

每到王朝末年既得利益集团都会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所得利益任何些许的改良都无法推行。最终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相比清代的漕运组织――清代的漕运同样堪称**、低效、浪费严重但是终于改成里官兑官运解放了在大明统治下苦于漕粮运京的江南百姓在运输效率上大有提高相较之大明的漕运就高明多了。

赵引弓在杭州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办完璧书坊另一件事就是广泛的考察江南的民生经济。他尤其注意到江南相当发达的民船运输业:不仅内河的航运业已经有里了很大的规模在外海的沿海航线上江南的船运业也十分发达特别是在上海县等地已经出现里规模很大的海运主。这些海运主坐拥十几艘乃是上百艘的沙船北上山东、天津甚至直到辽东运输南北货物。当然这些海运主还比较初级:他们大多自己就是货主并非后来单纯以航运为业只不过是在兼顾自己需求的时候也代办货运。清代上海县有名的沙船帮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赵引弓看来大明完全可以将漕运改为海运不但可以节省了巨额漕运费用直接减轻百姓负担还能免去维持漕运的庞大行政费用。就综合收益率来看远比裁驿站来得划算。

他一直在筹划着组建海运公司进行南北货运。山海五路里的大有在上海的分号就在租用当地的沙船海运进行南北货贸易获利颇丰如果自己再组建海运公司以临高的建造的h800的优秀性能这利润还不是滚滚而来。

如果能够承运大明的漕运赵引弓做梦都要笑出声来。这利润!

当然要在大明做大买卖大生意没有缙绅在背后支持是不成的。他原本就在打徐光启家的主意现在听到张溥在问此事顿时觉得机会来了。

如果张溥和复社都能意识到漕运改海运的好处那么自己承揽漕运的计划就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赵引弓缓缓道:“学生以为:花贱粮贵只是小恙沉疴却在漕运之上!”

一瞬间他看到张溥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情。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看法独到而且正对了对方的胃口。

赵引弓心想:惭愧!又开作弊器了!

他随即理了理思路开始侃侃而谈先从大明的漕运问题开始谈接着谈白粮的种种陋规和需索说到百姓的负担不在于正赋而在于层出不穷的“耗米”眼见张溥听得仔细便渐渐得将矛头转向漕运体制上。

因为时刻都准备“罢漕运海”所以他肚子里关于漕运弊端的干货很多――全是黑材料――现在逐一抛出来竟然把大明的漕运黑到一无是处误国蔽民之极。(未完待续。。)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