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道门往事 > 第一百四十七章:舂山之宝

第一百四十七章:舂山之宝(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绝品仙尊奶爸 两汉往事 娇妻 带着鬼姬闯战国 混在大唐 神魂丹帝 棋魔前传 一球当千 无限修仙玩家 俗套小说取材师

在遂明国有一棵大树,名叫“燧木”。这棵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很高很长,仅仅光树冠的面积竟达一万顷,伸展到了几十里以外的地方,而且整个大树看起来,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按理说遂明国本来就是见不到日月之光,暗无天日的,再加上有这么大的树木遮蔽,必然是黝黑一团漆黑一片的。其实并非如此,大树下到处闪耀着美丽的火光,犹如珍珠生辉宝石发亮,把四下里照耀得明明亮亮的,如同白昼。不见天日的遂明国百姓,就在这种灿烂的美丽的火光中,躬耕劳作,怡然自得,悠哉悠哉的靠这种火光生活。

为了保存火种,大家就轮流值日看守火种,长年累月,没有尽头。可是保存火种非常之难,有许许多多的不利因素,常常使得他们的生活处于没有火的状态。有个聪明智慧的人一想到自己国家的人民的痛苦状态,就发誓要把这个谜团解开。

有一日,这个聪明智慧的人周游天下,走得很远很远了,远到连日月星辰都不见了,终于来到遂明国。他见到此地的奇异景象,感到十分奇怪,决心把火光的来源弄个明白。经过了好多天的仔细观察,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这里有一种大鸟。桔红色的嘴巴漆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长着鹗爪似的坚硬利爪,在大树上跳来跳去找虫吃,不时像啄木鸟似的用长长的硬喙啄树干,每一啄,就发出璀璨的夺目的火光。

这个聪明人见了这种景象受到启发,想到了取得火种的力法。他于是捡了一根硬木枝,在遂木上钻起来,结果真的也发出火光。这个传说便是燧人氏的先祖钻木取火的故事,联想到那个传说里巨大的树木,因此查文斌推断它很有可能便是那传说中的““燧木”

若这里真是燧木,那他们此刻站着的地方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是道家最至高无上的存在,因为是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

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

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历史由此开始。

他二人开始不断的推测,若是一开始没有钻木取火之前,那燧人氏是如何有了这冶炼技术。众所周知,没有火则没有高温可以融化矿石,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所以要么燧木只是个传说,要么这挂满了油灯的东西就应该远比古人掌握了火之前更早就已经存在了

而他二人逐渐的推断之后,这个答案已经慢慢接近了后者:

既:燧人氏无法浇筑出如此体积和造型复杂的青铜器物,这样的工程即使是放在三千年以后,青铜文明达到高峰的西周时期也无法完成。

查文斌丈量了一下那棵铜树,露出地表的部分足足有三十几米,相当于六七层楼,而主树干更是要几人才能合围。虽然已经布满了铜锈,可依旧还能分辨出上面雕刻着的精美花纹,这些图案由非常复杂的点和线相连,细看之下,每根线竟然都有自己**的一条行走轨迹。

凡是他能看到的这些点和线都非常得以某种规律整齐严谨的排列着,并且不是后期用手工印刻,这些点和线是用的是阳刻的造型,这说明当时这些图案是和巨大的树体一并浇筑完成的

这样的东西别说是古人,就算是当代也无法浇筑,单是这倒模一关就足以难倒世人。

所以,二人大胆的推测,这东西很有可能不是出自六千年以前的遂人先祖,他们没有这个能力,那么究竟是谁留下了这样旷世罕见的神作这所谓的“舂山之宝”指的又是何物呢

搜索引擎搜云\来\阁,第一时间看最快更新的收费小说,记住是云来阁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